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作为资源损耗偏低、带动作用较强、就业弹性偏高的综合性产业,对经济的影响日益突出,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然而,陕西省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诸多问题,如管理模式粗放、资本重复投入、信息技术水平偏低等,导致旅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偏低,严重制约了陕西省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如何科学高效地利用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业效率,是目前陕西省旅游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内外旅游业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在厘清陕西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采用DEA-BCC模型对2006-2015年陕西省11个地市(区)旅游业效率进行测度,以Malmquist指数分析陕西省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特征,结合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对各旅游效率进行总体差异、组内差异、组间差异研究。以得出的陕西省旅游业综合效率为因变量,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旅游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交通便利程度为自变量,运用Tobit模型对其旅游业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从旅游业综合效率及其分解看,综合效率为0.776,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其中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的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值均比较高为0.9以上,纯技术效率均达到有效;(2)从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看,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平均增长率为18.1%,其中,技术进步平均增长19.1%,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均值小于1,技术进步是影响陕西省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3)从旅游业效率地区差异看,各地区的效率水平呈现空间差异特征,陕北地区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差异均值大于关中和陕南地区,而关中地区的规模效率差异均值大于陕南和陕北地区,组内差异是造成陕西省旅游业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但整体呈现差异缩小的趋势;(4)影响因素中旅游产业结构、交通设施便利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对旅游业效率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旅游业效率产生负向影响。鉴于此,提出转变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完善旅游交通体系、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加大对外开放和科技投入、发挥政府旅游调控职能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