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液塞捕集器研制及性能测试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832793x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海洋、极地、沙漠、近海油气田的开发,混输管路得到不断的发展。在混输管路中,段塞流是一种常见的流型,在许多操作条件(正常操作、启动、停输、输量变化等)下,都会在混输管路中出现。如果不对段塞流加以控制,会对下游的处理设备产生强烈的冲击,因此,在段塞流状况下运行的混输管路,其终端需设置气、液初级分离设备,即液塞捕集器。液塞捕集器分为容器式和管式,本文主要进行了管式液塞捕集器的研究。在已经开展的研究基础上,按照捕集器工作时应同时满足从气体中分出液滴和从液体中分出气泡的要求,进行了捕集器的初步设计。用动态模拟的方法对容器式捕集器的设计进行了优化。在容器式捕集器设计方法的基础进行了管式捕集器的设计研究。通过室内试验完成了段塞流特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液塞频率、液塞速度和液塞长度三个部分。实验中,获得了大量的压力、差压数据。利用相关法等数学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液塞频率、液塞长度的分布规律。通过室内试验进行了捕集器性能的测试。通过不断的改变捕集器的入口来流工况,来测试捕集器内部的压力、液位变化。试验表明,在试验工况下,捕集器内部的压力、液位都相对比较平稳,可以较好的分离气、液两相,消除段塞流的影响。
其他文献
纳米气泡首次被人们提出是在解释疏水长程作用力机制的过程中,后来随着微纳米测量技术和测量仪器的不断进步,人们不仅在理论上,在实验环境下也对纳米气泡进行了观察与成像。到目
导电聚合物在机器人和生物医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导电聚合物制备而成的膜材料,是构建电致驱动器驱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由于导电聚合物的氧化-还原(掺杂-去掺杂)过程中会有离子和溶剂分子的迁移,使聚合物机械性能发生变化,因此,为制备出性能较高的导电聚合物驱动器材料,可在制备环节对生成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参数进行优化设置,利用导电聚合物在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和电化学机械形变来构建驱动器。
北部湾涠洲区块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虽然西部石油公司和许多的国外公司在整个北部湾进行了比较大规模的勘探和建造了许多的生产平台,但是由于整个区块比较破碎,而且
设计,本质上是设计师运用自己的设计语言,显性表达用户需求的一种过程,是设计知识与用户知识的碰撞与耦合。因此,研究设计知识并实现基于知识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对于提高设计质量与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首先在挖掘案例产品外观造型特征知识元信息基础上,应用Microsoft Access、Visual C++6.0、ADO等数字化工具与技术开发了产品外观造型知识库系统。其中包括运用多元尺度法和聚类分析法获取
本论文通过对油品减阻剂的介绍,指出了目前减阻剂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现有对减阻剂减阻性能测试环道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对设计的室内减阻剂试验环
中图分类号:X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1-0001-02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种设备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由于特种设备具有潜在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轻则造成设备本体损坏,给企业造成直接的损失,重则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甚至会波及企业周边范围的人、财、物的安全,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当事故或灾害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时候,制定事故应
砂岩厚油层一直是油田开发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国内外研究成果比较多,从厚油层对比、隔夹层识别、室内水驱油实验、提高采收率实验等均有深入研究,对低渗透储层改造及高含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