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气带土层柴油迁移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土柱模拟实验,研究了柴油在包气带土层中的迁移特征,考察了柴油入渗过程中的下渗速率、穿透曲线、土层柴油含量分布等特征,分析了土壤类型(壤土和砂土)、入渗方式(连续入渗和间歇入渗)、入渗形态(柴油水溶态和无水液流态,即Non-aqueous Phase Liquid,NAPL态)等对柴油在土层中迁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柴油在砂土中的下渗速率比壤土大,连续入渗的速率比间歇大;穿透曲线形状相似,但是壤土的穿透曲线峰值比砂土滞后,间歇入渗的穿透曲线峰值比连续入渗滞后;壤土土柱里的柴油大多集中在0~25cm深度的土层,砂土里的柴油多集中15~35cm的深度,柴油在砂土中比在壤土里更容易向纵深部迁移,连续入渗条件下比间歇入渗更容易向深部迁移;柴油以NAPL态入渗后的土层柴油含量与土层深度符合负指数关系;对比静态吸附实验的结果,发现柴油入渗过程中除了受到土壤的吸附作用之外,还存在弥散、截留、生物降解、挥发等作用。因此,柴油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比较强,一旦发生柴油的泄漏事故,应该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清理措施,否则会严重的污染包气带土壤,甚至穿透包气带而污染地下潜水面。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常规铸锭和电磁铸造的Al-Cu和7075A1合金铸锭,以及常规铸锭和电磁场频率为25Hz、电流强度分别为60、80、100A和电流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推进,现在的教学课堂不再单纯地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基础,学校的任务应该是使学生可以将在学校习得的英语熟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工作中,学校和家长要随着
期刊
套管钻井中的套管柱不仅要保证钻井作业的正常进行,还必须确保套管在钻井完成后具有足够的剩余强度以便能够完成后续的完井、固井作业。因此对套管钻井中的套管柱进行疲劳分析
随着显示器件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显示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显示器的显示效果,人们开始研究性能更加优异的背光源系统。光扩散材料能兼顾光源照明的出光效率和光束整形
【摘要】 随着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发展,中职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个人能力、学习素养的培养,教学模式也更加的现代化和网络化。根据中职教学需求,可以充分应用项目教学法,强化中职动态网站开发课程,注重学生实践应用技能培训,让学生成为主体。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项目教学在中职动态网站课程开发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实践应用能力,促进中职教学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 项目教学 中职动态网站课程 开发应用 
聚合氯化铝(PACl)是一种高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IPF),Al13被认为是其中最佳混凝形态,高Al13含量成为高效PACl追求的指标。高效PACl的筛选和制备也是实现强化混凝技术的重要途径
学位
本文以“宁波建龙钢铁有限公司1780mm热轧带钢工程”为研究对象,研究板带热轧精轧过程温度控制设定系统以及精轧温度控制模型。针对国内板带热连轧过程控制模型系统处于自主开
随着课改的不断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读与写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良好的读写习惯能不断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在目前初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