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像满意度、爱情心理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基于性别差异研究视角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9890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调查大学生体像满意度、爱情心理、主观幸福感的现状;2、探讨大学生体像满意度、爱情心理、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及其在性别上的差异。   方法:选取南昌、天津4所高校的304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幸福问卷》、《中国人爱情心理问卷》、《多维自我体像问卷》进行调查,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大学生爱情心理各维度的得分均数由高到低的排列依次是关爱、爱情价值观、接纳、浪漫和激情;2.大学生的体像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体像满意度、爱情心理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男性相貌评估和相貌倾向均与爱情价值观、激情存在相关,舒适评估、舒适倾向、健康评估、超重与关爱显著相关;女性舒适倾向、健康倾向与接纳、浪漫、关爱、激情相关,相貌评估和相貌倾向与激情相关;女大学生爱情心理五个维度均会影响其主观幸福感,而男大学生只有爱情心理中的接纳、关爱、爱情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相关;3.体像满意度各维度中相貌、舒适、健康的评估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同时也会通过爱情心理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   结论:体像满意度、爱情心理是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选择恋爱对象时,男性更关注相貌和身材,女性更关注健康和舒适倾向;在恋爱过程中男性的理性成分更多,而女性在理性的同时也会追求感官的刺激;男性对体像的认识不直接预测其主观幸福感,女性体像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是近代大学教师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近代中国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近代知识女性的精英代表,她们勇敢挣脱传统家庭的羁绊,寻求独立的自我,接受系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