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血竭为百合科龙血树属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 (Lour.) S. C. C hen含脂木材经提取得到的树脂,其基源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省和广西省[1]。传统中医药所使用的血竭药材主要来源于进口,作为中国传统名贵中药,血竭具有活血散瘀,止血止痛,生肌敛疮等功效。临床上被用来治疗外伤出血、溃疡不敛、跌打损伤、疮面久不愈合、闭经痛经、淤滞作痛等病症[2]。1972年,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在云南南部首次发现了能产生龙血竭的植物资源剑叶龙血树,最终制成龙血竭[3]。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龙血竭的应用价值,我们对龙血竭的化学成分和提取物的镇痛活性进行了研究。 我们应用聚酰胺柱层析,正、反相硅胶柱层析,HPLC分离纯化等手段对龙血竭的化学成分离,并通过现代波谱学方法(NMR,MS,CD)鉴定了 31个单体化合物,包括21个黄酮类化合物(4个黄酮、3个黄烷、3个高异黄烷、3个高异黄酮、7个二氢查尔酮和1个查尔酮) ,4个二苯乙烯, 1个木脂素类,3个含氮类 化 合 物 , 1 个 脂 类 和 1 个 简 单 酚 类 , 他 们 分 别 是 : 3, 7-dihydroxy-5-methoxy-3-(4-hydroxybenzyl)-4-chromanone (1),龙血素 A (2),龙血素B (3),2, 4-二羟基-4, 6-二甲氧基二氢查耳酮(4),2, 4, 4-三羟基-6-甲氧基二氢查耳酮(5),4, 4-二羟基-2-甲氧基二氢查耳酮(6) ,4-羟基-2, 4-二甲氧基二氢查耳酮(7),4, 4-二羟基-2, 6-二甲氧基查耳酮(8) ,4, 4-二羟基-2-甲氧基查耳酮 (9),7-羟基黄酮(10),5, 7, 4-三羟基-8-甲基黄酮(11) ,7, 4-二羟基黄酮(12), 5, 7, 4-三羟基黄酮(13),7, 4-二羟基黄烷(14),4-羟基-7-甲氧基黄烷(15),7, 4-二羟基-5-甲氧基-8-甲基黄烷(16),7, 4-二羟基-5-甲氧基高异黄烷(17),7, 4-二羟基-6-甲氧基高异黄烷(18),7, 4-二羟基高异黄烷(19),7, 4-二羟基-5-甲氧基高异黄酮(20),7, 4-二羟基高异黄酮(21),白藜芦醇(22),反式-4, 5-二羟基-3-甲氧基-二苯乙烯(23),反式-3, 5-二甲氧基-4-羟基-二苯乙烯(24),反式-3, 5-二羟基二苯乙烯(25),松脂醇(26),1-苯基偶氮基-2-酚 (27),4, 4-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28),4-甲基苯-1, 3-二氨基甲酸甲酯(29),邻苯二甲酸二丁脂(30), 1, 2-二羟基-4-甲氧基苯(31)。 龙血竭总黄酮的抗炎、镇痛活性研究采用福尔马林对SD大鼠致痛模型,小鼠扭体实验和小鼠热板实验。结果显示:120 m g/k g的龙血素总黄酮提取物可以明显改善福尔马林对SD大鼠致痛作用,龙血竭提取物能减少小鼠扭体次数,延长小鼠在热板上的舔足时间,说明龙血竭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