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报刊报道中屠呦呦身份建构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y51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从中美报刊报道入手,以5家中美媒体的17篇相关报道作为研究语料,在语用身份理论的指导下,以话语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详细对比了中美两国媒体对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身份建构的类别及过程,并由此分析了中美媒体的言语立场或态度,以及话语表达方式。期望本研究能够补充国内对科学家身份的建构研究,同时丰富我国对外传播研究的内容,为中医药对外传播提供参考意见。方法第一,确定语料来源:从中国的《中国日报(China Daily)》《环球时报(Global Times)》两家媒体和美国的《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洛杉矶时报(The Los Angeles Times)》三家媒体中选取有关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报道为研究样本。经过筛选整理,确定了2015年10月5-6日屠呦呦获奖当日和次日,共计17篇中美报刊报道(中方9篇,美方8篇)作为研究语料。第二,基于语用身份理论,采用话语分析方法从宏观角度就上述研究语料进行内容分析。首先根据报道中有关屠呦呦称谓语的表达,确定中美两国媒体对屠呦呦身份建构的类别。再结合具体语境,通过对新闻叙事、引语话语表达的分析,探究中美媒体建构屠呦呦身份的过程。第三,根据中美媒体对屠呦呦身份建构的类别和过程的分析,对比中美两国媒体的立场、态度和话语表达方式,总结其共性和差异性,分析媒体话语背后潜在的原因或目的。结果中美媒体均建构了屠呦呦的学者身份、获奖者身份和女性身份,均认同屠呦呦作为获奖者为人类健康所做出的贡献。美国媒体注重描述屠呦呦的学者身份,中国媒体更强调屠呦呦所代表的中国科学家或女性群体身份的意义。就屠呦呦身份建构过程而言,中国媒体的叙事角度较为单一,更关注其获奖的意义及影响;美国媒体的叙事角度相对多样,更关注屠呦呦的科研经历。在引语运用层面,中美媒体均引用了代表中国政府权威的话语,中国媒体对屠呦呦身份建构的重点在于传达民族自豪感,而美国媒体则借此表达了对中国科研现状的思考。中国媒体以坚定的立场表明了屠呦呦获奖离不开中医药的启发作用,由此将屠呦呦的身份与中医药关联起来,美国媒体对此没有明确表明态度。结论中美媒体对屠呦呦身份建构呈现出的差异性离不开中美社会文化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影响。首先,从社会文化因素来看,中国社会文化看重集体主义,中国媒体强调屠呦呦代表中国学者或中国女性的群体身份;美国社会文化更注重个体价值,美国媒体更多描述屠呦呦个人身份及其价值。其次,媒体作为政府向本国和外国读者传播信息和价值观的舆论工具,受政治因素影响,其话语很难保证完全客观中立,两国媒体对中医药以及中国科研的态度差异较大。中方媒体趋向于将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置于民族荣誉和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旋律语境中,美方媒体则是更多地挖掘了屠呦呦科研经历相关的历史叙事,同时呈现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语境。研究提示,为塑造和谐、友善的国际话语环境,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我们可以转变话语表达方式,避免新闻报道的同化性,尝试多角度地报道新闻人物或事件,为国内外读者提供更多思考的空间,从而增加他们对中国社会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同时,我国媒体要坚持政治和文化自信,灵活使用话语策略报道名人效应和重大新闻事件,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其他文献
<正> §7—1 研究和处理制图领域中的模糊信息的战略意义在以上的章节中讲到模糊数学在地图制图中的多种应用,现代地图制图学的基本理论还包括有地图信息理论,地图模式理论、
信息通信技术是网络空间安全的基础和保障。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发展成就,以芯片和操作系统面临的突出问题为例说明我国ICT技术发展面临的困难,分析了我国ICT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措施。
自动问答系统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正确理解用户语义的基础上,把答案精简的返回给用户,对自然语言正确的理解将成为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之一。自动问答系
油田企业的产品易燃易爆,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做好消防安全,降低生产事故率,是保障油田企业生产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虽然当前我国油田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已经逐渐步入规
[目 的]探讨糖尿病足下肢慢性溃疡的治疗方法,为糖尿病足下肢慢性溃疡寻求有效的治疗模式。[方 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的3
立方代数学夸张(啊) B &#233; zier 曲线并且啊花键曲线在跨越由的空间与积极参数 &#945; 被定义 { 1, t, sinht, cosht } 。修改 &#945; 的值产出一个家庭啊有家庭参数 &#945;
对魔芋精粉与κ-卡拉胶的凝胶增效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其凝胶强度的主要因素有配比,胶浓度,钾离子浓度,pH值和加热时间等。
An important functioning mechanism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s the transi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nformed states due to thermal fluctuation. In the present
古镇旅游一直是国内旅游业的热点,其一方面带动了旅游地的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古镇旅游发展面临的严重危机。其中,旅游与地方性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问题,越来越受到学
Undesirable repulsive force between contact members due to both a current path shrink near a real contact area and/or so-called pinch effect is particularly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