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广东确立了海域有偿使用制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东海水养殖渔业资源的有序开发。广东是我国拥有丰富海水养殖渔业资源的地区之一,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广东海洋经济发展贡献日渐突出。然而,海水养殖渔业资源发展潜力是有限的,养殖用海面积的不断扩大、水产品产量的迅速增长都无法掩盖广东渔业资源生态功能锐减、海域环境恶化、资源利用不合理的事实。因此,如何实现海水养殖渔业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有效变革,维持海洋自然资源的自我修复与再生产机理,形成资源生产良性循环,已成为广东海水养殖生态改革的突破点。本研究主要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价值理论及产权理论为基础,紧密结合广东省海水养殖渔业资源开发历程与实践,采用理论和实证相融合的方法对广东海水养殖渔业资源管理现状及资源价值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估,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现有资源管理问题的总结分析,明确渔业资源现代管理完善的方向。文章首先在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先后对海水养殖渔业资源、资产化管理、资源资产化管理以及海水养殖渔业的资产化管理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在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中总结出海水养殖渔业资源综合价值包括资源的资本价值、生态价值及环境补偿价值。其次,从广东海水养殖渔业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入手,得出广东渔业资源现有管理存在不足之处,并指出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失灵及政府失灵,具体原因包括政府管理体制不健全、资源管理产权体系不完善、资源生态环境价值被忽略。然后,利用资源价值理论,分别采用分等定级方法、替代成本法、模糊数学法对渔业资源的资本价值、生态价值、环境补偿价值进行了评估,得出2012年广东海水养殖功能区渔业资源应实现价值约194446.29万元,为建立渔业资源的量化指标核算体系奠定了基础。最后,在以上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筑广东海水养殖渔业资源资产化现代管理体系的思路,即以政府体制改革为核心,优化资产化管理的组织体系;以优化资源产权制度为关键,完善资产化管理的产权体系;以资源效益评估为重点,建立资源价值核算体系;以资源永续利用为目标,健全资源生态补偿体系;以创新发展政策为契机,建设资产化管理的科技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