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运动知觉加工的朝向偏向特征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y9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状面视角的生物运动知觉中存在一个特殊现象,正射投影的光点行走人物具有双稳态特性,即对于同一个刺激,既可被知觉为朝向观察者(facing-the-viewer),也可被知觉为背向观察者(facing-away),但人们知觉到朝向观察者的概率往往远高于背向观察者,这个现象被称为生物运动的朝向偏向(facingbias)。以往研究显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因素可能对朝向偏向均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并未区分自下而上因素与自上而下因素的不同作用。另外,局部运动信息对生物运动朝向偏向这种特殊的高水平知觉过程是否也存在影响,也尚待探究。鉴于此,本研究一方面通过改变局部运动信息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探讨局部运动信息对朝向偏向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对社交焦虑水平(自上而下因素)和局部运动信息(自下而上因素)的作用进行比较,揭示朝向偏向的加工特征。本研究的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揭示生物运动知觉,尤其是朝向偏向知觉的加工规律。本研究总共包含3个实验:实验1考察局部运动空间关系信息对朝向偏向的影响;实验2考察局部运动时间关系信息对朝向偏向的影响;实验3则综合考察局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对朝向偏向的影响,同时比较社会焦虑水平和局部运动信息的不同作用。本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与侧面视角的朝向知觉不同,冠状面视角的生物运动朝向知觉不受局部运动信息的影响,这与后者的双稳态特性和社会生物特性相关;(2)与局部运动信息对朝向偏向没有影响不同,社会焦虑水平对朝向偏向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即自上而下的因素在生物运动的朝向偏向加工中起主导作用,自下而上因素的重要程度相对较弱。总之,本研究认为,与其他生物运动的知觉过程不同,生物运动的朝向偏向主要基于对自上而下因素的加工而引发,自下而上因素的加工对其的作用较弱。
其他文献
社会逆境感知(Perceived Chronic Social Adversity)是指个体对社会排斥和疏离、过度控制和社会竞争失败等负性的社会事件的感知,而这些负性的社会事件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对社会逆境感知高的个体来说,在社会生活中可能将面临更大的心理困境。长期暴露在此类社会性压力的个体,可能会发展出不良的应对方式,产生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当遭遇长期的、未能解决的压力会引起个体的抑郁与焦虑的反
学位
关于中国武术的发展一直是较为热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北京申奥成功以后,对于中国武术的发展更是开始了从文化学、哲学、社会学、传播学等跨学科的研究。从多个角度对武术的
近30年来中国教育技术学科逐渐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结构,拥有了一支重要的科研人员队伍,产生了一批的科研成果。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科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