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研究

来源 :上海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安全特别是网络入侵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开展网络安全特别是入侵攻击与防范技术的研究,开发高效实用的入侵检测系统,对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机安全系统要解决的问题与生物免疫系统要解决的问题非常类似,生物免疫系统保护躯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而计算机安全系统保护计算机免遭入侵。因此,近年来受生物免疫系统的启发,国内外研究人员从生物原型出发,抽象出相应的仿生机理,形成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人工免疫系统。 本文在对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和生物免疫系统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进行了探讨,并从自适应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等角度对该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而得出改进现有入侵检测系统的方法,将生物免疫系统的原理,应用于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首先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现有的一些系统结构,入侵检测系统分类,全面分析了现在已有的各种入侵检测技术,总结了它们存在的不足。 其次对生物免疫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生物免疫学进行免疫的过程来提炼出生物免疫学的一些原理和特征,并介绍了人工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的免疫算法,匹配规则以及人工免疫系统在入侵检测方面的应用。 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给出了原理上的定量描述,系统地设计了该模型。分别讨论了记忆、成熟和未成熟细胞模块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检测算法。讨论了“漏洞”问题以及它的解决办法并简单分析了本模型的特点。通过实验仿真了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经过对数据分析证实了该方法很好的可用性和先进性。 最后,对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可行的下一步工作方向。 本文的作者在学习与研究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用以实现自适应的、灵活的、可扩展的并可以根据网络管理者的需要进行实时的网络检测。作者希望通过在入侵检测系统模型中引入人工免疫解决传统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DVD类产品成为新一代数字视听技术和数字化信息存储设备的典型代表和潮流。DVD已经成为音像制品的一种标准,而且DVD机还要兼容VCD、CD等光盘,因此DVD播放
VoIP是一种通过Internet传送语音信号的技术,现有ITU-T提出的H.323以及IETF的会话初始化协议(SIP)两种标准。H.323是ITU推出的为在分组网上提供多媒体业务的协议族。它是一种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理论、标准和技术层出不穷,无线通信从3G网络到无线网络的接入,再到无线局域网IEEE802.1lx,网络变得无处不在,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
将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方法用于故障诊断,发展智能化的诊断方法,是故障诊断的一条全新的途径。随着人工智能学科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将不断涌现,如何将这些新理论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配置参数中缓冲区的调优是性能调优最关键的因素。为了缓解缓冲区争用问题,将缓冲区分为数个独立的缓冲池,为不同性质的数据库对象分别建立独立的缓冲池,也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大量的图像信息,因此如何有效、快速地从大规模的图像数据库中检索出需要的图像是一个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内容的
基于目前大多数检索系统检索效率并是很高,以及对语义检索系统并没有进行充分研究的现状,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语义检索模型,其中的核心是语义相关度排名算法,它利用文本的主题词集
现有的协议分析器大多采用单一点结构,在网络中的一台主机上搜集并分析数据,不可避免地出现监控范围过小的问题,本文在深入理解移动Agent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利用Agent的移动性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将是Internet,XML已经成为Internet环境下数据表达的事实标准,而目前企业大量数据仍存在于占主导地位的关系数据库(简称RDB)中,如何在RDB与XML之间架起数据
XML语言已经成为互联网上表示和交换数据的标准,使得XML文档大量出现,因此如何查询XML文档变得更加重要。由于关系数据库有着技术成熟、应用广泛、数据管理能力强、数据安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