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档案记忆观于20世纪末在档案学界兴起,将档案与记忆巧妙联系为一个有机整体而衍生的思想。档案作为原始性记忆的重要工具,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由历史选择的社会记忆形态。档案是刻写的固化记忆,准确性和传承性远远超过人脑记忆,档案帮助人类记住了历史,也促进了社会文明与文化传承。盛京的历史对于在这座老城生活的人们既有厚重感也有使命感,拥有越多对于这座城市的记忆,那民众由此产生的感情便越厚重,正是记忆激发的市民的使命感尤其是青年人才的使命感才使得一座城市具有活力、创造力,才使人们愿意停留在这座城,吸引更多人才必然推进城市更快发展。通过清代盛京档案对盛京历史的研究也同样使沈阳人民记住历史,形成独特记忆。论文主要对沈阳历史记忆中的清这一时期的档案元素进行研究。首先对“档案记忆观”、《黑图档》、和“盛京”等与本文相关概念进行解释,来对论文主要概念和研究范围准确把握;其次本文立足档案材料的记录从入关前的盛京建设、入关后的清帝东巡和对盛京宫殿、陵寝的不断维护和修缮几个层面来依次对清代盛京作为清朝陪都和重要的龙兴之地这种城市的历史地位进行探究;然后论文依次对档案记录下盛京的经济、政治、文化几大方面体现的盛京历史进行分析解读。其中,经济方面主要从清代的农业、工业和商业三个维度的发展状况来分析清代经济的发展状况;政治方面则是对清代盛京的政治体制以及对清朝影响重大的封禁政策和旗档制度加以研究;在文化方面,论文主要研究了清代盛京的祭祀文化、宗教文化、伦理文化以及盛京作为陪都的与京都的配套礼仪,以求对清代盛京这一时期各方面历史发展有较为完整清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