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的干预模式对空巢失能老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an6415383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的干预模式对空巢失能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的干预效果,为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采取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2016年7月~2017年5月自前期课题组调研的唐山市工人医院、弘慈医院直属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的各社区中随机抽取两个社区,采用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社区中的空巢老年人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查,在各社区筛查出的所有符合入组标准的老年人中再随机各抽取50人,干预过程中对照组脱落一人,最终实验组50人,对照组49人。对照组保留原有社区生活方式不变,依旧享有原有社区服务。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干预模式从家庭、社区、社会三个层面进行干预,每个层面的干预内容又分为日常生活照护支持、环境安全支持、医疗保健支持、精神慰藉支持四个方面。于干预前及干预3、6月后使用ADL量表、SF-36量表、孤独量表、修订版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工具、家庭支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评测,并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组内各时点比较及两组随时间推移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1、两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ADL)得分比较:干预前两组老年人在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维度、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维度、日常生活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月后,除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维度外,实验组老年人得分较对照组有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月后,实验组老年人在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维度、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维度、日常生活能力总分较对照组都有了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老年人生活质量(SF-36)得分比较:干预前两组老年人在SF-36各维度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月后,实验组老年人在生理功能维度、生理职能维度、情感职能维度、精神健康维度、生活质量总分较对照组有了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月后,实验组老年人除躯体疼痛维度外,生活质量其余7个维度及总分较对照组都有了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老年人孤独感(UCLA)得分比较,干预前两组老年人孤独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月后,实验组老年人孤独感较对照组比较有了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老年人跌倒风险性(MFROP-Com)得分比较:干预前、干预3月后,两组老年人跌倒风险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月后,实验组老年人跌倒风险性较对照组比较有了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老年人家庭支持(PSS-Fa)得分比较,干预前两组老年人家庭支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月后,实验组老年人家庭支持较对照组比较有了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老年人社会支持(SSRS)得分比较,干预前两组老年人社会支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月后,实验组老年人社会支持较对照组比较有了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的干预模式可以有效改善空巢失能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跌倒风险及孤独感,也提高了其家庭及社会支持水平。
其他文献
随着新时期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学生的升学率不断提升,中职院校的学生规模越来越大.对于新疆地区而言,组织学生开展篮球教学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但
1986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评审会总结报告”中,首次提到“核安全文化”的概念.1991年,国际原子能机构编写了《安全文化》,首次对安全文化进行定义,
期刊
近年来,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应急管理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及的业务指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山东省应急产业取得了长足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