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建筑作品中形式转译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式是建筑创作中最为直观的表现元素。对于建筑形式的感知主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但停留于视觉层面的形式表现是肤浅。转译的介入使得形式的意义增加,使得形式生成途径丰富,建筑形式的内在与外在品质得以提升。隈研吾(Kengo Kuma)作为当代知名的日本建筑师,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对本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并对建筑所处地域进行思考,运用多样的转译操作逻辑将这种传统性与在地性固化在其作品中。而这样的形式转译操作逻辑是由这样的传统性与在地性转化为建筑具体形式的关键。因此本文将具体探讨隈研吾基于转译而来的形式操作逻辑。论文主要针对隈研吾建筑作品中的形式转译展开研究,研究内容涵盖转译的概念、“形”与“意”的转译以及转译的实现途径三个主要部分。首先论文主要对建筑形式语言化和形式转译的相关概念进行论述,提出“原型”和“语境”这两个进行转译的关键性因素,并将转译分为直译、意译两种方式,分别对应“形”与“意”的转译;接着从自下而上的角度对隈研吾的案例进行研究,归纳出隈研吾在形态、界面、建构不同层面的转译操作手法;然后又从自上而下的视角将隈研吾的转译手法高度概括为基于材料层面与场所层面的两种转译策略。建筑形式的转译不是单纯的形象模仿,是一种深度抽象转化的过程,建筑建造过程决定了其受技术、材料等的约束,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思想等整体建构的影响。隈研吾的建筑实践为我们当下研究建筑形式转译提供了一种“形神皆备”的转译模式,既在进行“形”的转译时不忘“意”的表达,同时又对材料选择与场所营造有着细致思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10月320例实施开颅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麻醉方
对于高中物理,相信大家在初学的时候都会觉得有点困难.不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最开端要激发出学生对于物理的兴趣,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激发兴趣,培
目的:分析采用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下颌末端游离缺失的临床措施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2月湖北省罗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下颌末端游离缺失患者78例。采用模块化方
在压力为20~25 MPa、停留时间为15~30 s、NaOH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1%、反应器外壁温度为650 ℃的条件下,对煤与生物质的模型化合物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在超临界水环境中的催化
回转台由一体式的马达减速机进行扭矩输出与传递,实现钢卷平稳连续运输。日常的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减速机花键轴断裂现象,造成回转台不能正常工作,影响轧线生产。本文结合回
司法ADR是将案件处理在法院正式审理前,属于法院内具有广义上司法性质的纠纷处理程序。论文第一部分对司法ADR的概念与性质进行阐释,第二部分介绍了典型国家各种司法ADR利用
所谓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指的是由政府批准的,对城市的基础设施等城市资产进行投资的一些投资公司,这些投资公司也承担城市的资产优化配置的任务。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