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研究表明,中国学生在解决低认知水平的数学问题上占有优势,但在高认知水平的数学问题上表现欠佳,课堂教学则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关注课堂教学的数学特征,聚焦数学任务的认知水平,分析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旨在促进数学教师检视课堂教学,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高层次认知能力.首先,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分析了数学任务的概念,概述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数学认知水平划分方法,重点阐释了QUASAR项目的数学任务框架,兼介绍了国内的相关研究.其次,本文以QUASAR项目的数学任务框架为主要研究工具,确立基于认知视角的分析框架分析课堂教学.精选四个典型课题,并以七位教师的八个案例对数学任务的组织阶段与实施阶段进行研究,分析认知水平的变化,进而总结出影响高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保持和下降的主要因素.(1)保持任务高认知要求的主要因素:在学生认知基础之上确立适切目标;设计高水平任务;适当的探索时间;适时的启发性提问与反馈;搭建思维“脚手架”.(2)降低任务高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任务设计不恰当;缺乏探索时间;教师“替代”学生思考;把教学重点从理解、探索转移到答案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方面;过度将复杂任务分解成简单任务或转化为程序化步骤.最后,根据教学案例分析的结果,就改进高中数学教学提出建议,包括高中数学教学中组织和实施数学任务并保持其认知水平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