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特点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学习倦怠在中学生中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反映了中学生对待学习压力的消极态度。学习倦怠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将会对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学习活动产生不良影响。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又面临着升学和考试压力,对他们学习倦怠的现状和特点进行探讨,能够丰富和扩大倦怠研究的内容和领域,为改善学习倦怠状况,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指导。   本研究运用问卷对普通中学初一到高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倦怠的程度、持续时间和发生时间点情况进行考察,以探讨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发生状况、发展特点、不同群体的差异性等特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673名中学生被试中,重度倦怠的比例为2.8%,中度倦怠的比例为29.3%,轻度倦怠的比例为28.8%,无倦怠的比例为39.1%。   2.中学生在学习倦怠的程度、发生频率、持续时间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3.中学生学习倦怠的程度、发生频率存在年级差异,持续时间不存在年级差异。从年级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中学生学习倦怠的程度随年级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但高二年级的倦怠程度骤然下降,显著低于高一和高三年级。初三年级和高三年级学习倦怠的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各年级。在学习倦怠的发生频率上,卡方检验表明初三、高三年级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各年级。   4.学业差的初中生其学习倦怠的程度、发生频率、持续时间与学习好的初中生差异显著。   5.中学生学习倦怠大多发生在期中考试和期未考试期间,大部分学生很少在开学初和寒暑假发生学习倦怠。
其他文献
个人认识论指个体对知识以及知识获得过程的认识。近年来,随着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由“冷认知”向“热认知”的转变和认知心理学中元认知研究的兴起,个人认识论的研究逐渐受到研
本研究是围绕“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展开,属于学科化教学设计技术研究,所选学科为中学物理。在此之前,针对学科化教学设计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中学数学和化学。本研究借
虚假记忆是当前记忆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关联效应范式是目前虚假记忆领域主要应用的范式,一方面研究者对于关联范式下的虚假记忆进行了很多研究,包括情绪性诱饵词,人格特质对虚
军事文化安全是当代中国军事发展提出的战略命题。它是一种新的军事战略形态。军事文化安全关系到军队战斗精神的提升。它是粉碎西方敌对势力加紧“西化”、“分化”中国战略
词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对语言加工机制的探讨多从词入手。许多关于情绪词和情绪背景的研究表明,情绪信息对词汇加工产生了影响,但情绪词和情绪背景的情绪信息对词汇加工的影响
学位
非智力因素是智力以外的个性心理,虽然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直接制约着认知过程,对学习活动起着导向、推动、维持和强化作用。高考英语复习是对知识结构的梳理和查漏补缺,充
胜任力是能力概念群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本研究根据能力、胜任力、专长力是相互关联的连续统一体的观点,提出胜任力是作为初始的生物学的资源的能力经过学习与经验过程,形成的
学位
提出了应用过载控制技术设计新型反舰导弹的高度控制系统的方法,并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工具箱进行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证明所设计的高度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本文探讨了儿童对谦虚谎的认知。本研究采用ERP技术考察了11岁儿童对谦虚谎的道德评价的神经机制。结果发现,儿童对谦虚谎和黑谎进行道德评价时ERPs在晚期平均波幅上存在差异,
随着“家庭化”人口流动趋势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从农村涌入城市,该群体的庞大性决定了其城市适应状况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故此探讨其城市适应的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