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校史文化是高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有效载体,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大场合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因为,文化作为每一个民族最根本和核心的精神灵魂,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只有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才能使一个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大学文化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校史文化体现了大学文化的发展历程,积淀着一所大学从创建至今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精神,利用校史文化进行育人,使大学人主动肩负起传承和创新大学文化的责任,对于当前我们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和继续坚持走文化自信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学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校史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人功能在大学校史文化的使命与功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育人功能也是校史文化的核心功能。而且,与大学校史文化的其他功能相比,育人功能有其特殊性。育人不仅仅是大学校史文化的本体功能,也是大学校史文化的最终旨归,实现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是继承和弘扬优秀大学文化的重要基础。如何实现大学校史文化的育人功能,一直是学界研究文化育人的重点内容,目前已形成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关于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实现的机制和路径的成果较少。如何实现大学校史文化的育人功能关系到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及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此,在新时代下加强大学校史文化的研究,探索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实现的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在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加以探讨。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研究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的理论基础。本部分主要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育人的基本理论、中国古代以文化人思想以及西方文化育德理论的有益借鉴三个方面来阐述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概述。本部分主要先对文化的内涵和功能进行界定,进而分析大学校史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阐述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实现的主要条件。第三部分: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的个案分析。本部分主要对北京大学、西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在校史文化育人功能实现过程中取得的成效进行阐述,从中分析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实现面临的困境,以更好地为下文的路径探析提供现实依据。第四部分:实现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最大化的路径探析。本部分别从依托制度建设使多方主体参与校史文化育人工作、校史文化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以及校史文化育人载体和宣传渠道的丰富等方面探析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