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Victs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校史文化是高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有效载体,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大场合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因为,文化作为每一个民族最根本和核心的精神灵魂,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只有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才能使一个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大学文化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校史文化体现了大学文化的发展历程,积淀着一所大学从创建至今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精神,利用校史文化进行育人,使大学人主动肩负起传承和创新大学文化的责任,对于当前我们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和继续坚持走文化自信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学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校史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人功能在大学校史文化的使命与功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育人功能也是校史文化的核心功能。而且,与大学校史文化的其他功能相比,育人功能有其特殊性。育人不仅仅是大学校史文化的本体功能,也是大学校史文化的最终旨归,实现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是继承和弘扬优秀大学文化的重要基础。如何实现大学校史文化的育人功能,一直是学界研究文化育人的重点内容,目前已形成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关于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实现的机制和路径的成果较少。如何实现大学校史文化的育人功能关系到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及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此,在新时代下加强大学校史文化的研究,探索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实现的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在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加以探讨。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研究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的理论基础。本部分主要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育人的基本理论、中国古代以文化人思想以及西方文化育德理论的有益借鉴三个方面来阐述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概述。本部分主要先对文化的内涵和功能进行界定,进而分析大学校史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阐述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实现的主要条件。第三部分: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的个案分析。本部分主要对北京大学、西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在校史文化育人功能实现过程中取得的成效进行阐述,从中分析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实现面临的困境,以更好地为下文的路径探析提供现实依据。第四部分:实现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最大化的路径探析。本部分别从依托制度建设使多方主体参与校史文化育人工作、校史文化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以及校史文化育人载体和宣传渠道的丰富等方面探析大学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其他文献
仓储管理在企业管理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有效的仓储管理,在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提高仓储服务质量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某公司属于国有仓储企业,原有的仓储管理模
传统IP的路由机制以IP地址为驱动,IP承担身份和位置的双重属性,即所谓的语意过载,使其已无法有效适应网络在扩展性、移动性、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设计新的路由机制势在必行。
生活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而文学既是作家对社会生活反应的载体,也是作家审美意识的体现。在凉山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彝族丰富的民俗文化,为李乔创作长
本文以蒙古重要历史文献《成吉思汗传》的内容与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与其它相关文献中的相关内容做比较,从而分析和论述了它们之间传承以及创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剖析了《
学术界和产业界关于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层出不穷,研究思路、方法、指标选择等主要沿袭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关联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筱原三代平准则的相关内容,而上
目的探讨细胞蜡块制片技术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38例胸膜腔积液患者,分别采用传统涂片制片及细胞蜡块制片检测。结果传统涂片检测出阳性标本264例,
气井由于地层水、工艺措施等影响,瞬时产气量可能很不稳定,现场依靠双波纹差压计用常规的计算方法难以准确计量产气量,导致输差大大超过允许范围.这种输差将对气井动态分析研
随着WEB2.0快速普及发展,微博、评论网站、贴吧等网络社区愈发发达,人们通过这些渠道表述个人对事物、事件、商品等的观点,进而出现了大量含有个人情感、态度或观点的文本,对这些
黄炎培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创建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中华职业学校,对劳动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积极探索。黄炎培先生倡导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引导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出版行业也不断向数字化进行改革,网络环境下对编辑人才的需求与传统出版行业有所不同,这就给人才的培养带来一定的挑战。本文先阐述复合型网络编辑的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