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载体细菌数量变化及其对剩余污泥减量的作用机理探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el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高含水率并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和有害化学物质、及处置与处理的费用高等原因,使剩余污泥成为环境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为此,从源头着手,低污泥产出率的污水处理工艺,成为环境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论文以原位剩余污泥减量污水处理系统中的载体为研究对象,以载体外部和孔隙中的细菌总数量、优势细菌和与污水处理有关的功能菌数量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就多孔载体及孔隙内泥中的生物量对剩余污泥减量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载体外的细菌总数以及好氧菌基本与D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8。载体孔隙内泥中的细菌总数与溶解氧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22。表明载体外部好氧细菌占优势,载体孔隙内泥中厌氧及兼性细菌占优势。(2)多孔载体系统中,溶解氧上层高于下层,两个曝气管之间会形成一个好氧—缺氧的环境。载体外部和载体孔隙存在溶解氧差,好氧菌进入厌氧层中,就会发生溶胞作用,实现污泥减量。(3)球衣菌作为载体外部生物膜的优势菌同时也是慢速生长细菌。与装置中的MLSS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74;这验证了前人提出的“慢速生长细菌作为优势菌种,在处理市政污水的同时,达到剩余污泥减量”这一假设。(4)通过冗余分析(RAD)得出COD、DO、TN、TP、MLSS这5个环境因子,共解释了74.5%的载体孔隙内泥功能细菌数量变化信息和80.7%的载体外部功能细菌数量的变化信息。说明装置中除了这五个因素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微生物的数量分布,比如水流剪切力,有机质迁移浓度梯度和水流速度等,但是其他环境因子影响较小,所以这5种环境因子在不同位点的差异可以大致描述装置不同位点的环境差异。(5)COD和DO是影响细菌数量分布主要环境因素。装置中好氧细菌的生长代谢对剩余污泥减量有着重要的贡献。(6)具有不同污水处理性能的功能菌存在于装置中,这些功能菌在好氧/缺氧交替的环境中对有机物、总氮、总磷、氨氮进行代谢的同时,通过共代谢作用、溶胞作用、慢速生长细菌占优势对剩余污泥起到减量的作用。
其他文献
分析在并购的不同阶段参与并购的战略主体的演化及其同一战略主体在并购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
利用美国昂飞公司的番茄基因芯片进行微阵列分析,从而对经UV-C(4 kJ/m2)辐照后贮藏24 h内的番茄果实中的基因表达情况作出全面概括。结果表明,经UV-C辐照的番茄果实中分别有274
2009年2,5,8和11月在胶州湾大沽河口潮滩3个站位采集沉积物柱状样,分析了间隙水PO4-P,NH4-N的垂直分布,并用原柱样静态实验测定了沉积物-水界面PO4-P4NH4-N的交换通量。结果表明,间
于桥水库是天津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和引滦入津工程最大的调蓄水库,承担着天津市的供水重任,是天津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命源泉,为天津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于
为了治理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遏制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管理进行了研究。经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辨析了煤矿危险源和安全隐患的关系;结合脆弱
建筑行业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赋予了建筑行业新的定义,其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使建筑行业更能贴近人们生活,充分满足人们高水平生活的
Rhe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omato products is important not only for design of unit operations, but also to optimizeprocesses and guarantee high quality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