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照看对儿童成绩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anb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劳动力流动现象的出现,尤其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之大,以及人们工作生活成本增加,生活压力加大,隔代照看家庭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尤其是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已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群体,本文通过将抚养方式划分为隔代照看和亲代照看,隔代照看指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亲代照看指孩子主要由父母照看,通过对CFPS数据进行统计发现,2010年隔代照看和由父母抚养的样本数分别为2692、5852,比例为0.46;2016年隔代照看和由父母抚养的样本数分别为8600、9910,比例为0.87,隔代照看越来越多的成为一种无奈之举,6年之间内比例几乎翻了一番。根据CFPS2016年问卷针对6岁以上儿童设计的字词测试和数学测试,本文做了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儿童的平均分数为14.33分,其中隔代照顾的测试成绩为13.67分,由父母抚养的孩子测试成绩偏高为14.91分;儿童的平均阅读量为10.68本,其中隔代照顾孩子的平均阅读量9.72本,由父母抚养的孩子平均阅读量为11.19本,由基本的统计数据可以到,隔代照看对孩子的教育有着负面的影响。
  已有文献普遍认为对教育的影响因素有个人特征、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三方面,目前我国存在的隔代照看规模非常庞大,针对隔代照看这种无奈之举,本文旨在研究隔代照看因素对儿童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对农村儿童的影响,并找出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这种状况的建议,以期望尽可能降低隔代照看过程中对儿童的影响,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好祖父母在隔代照看中的作用,希望达到家庭、社会共同配合的目的,进而提升我国的教育质量。
  本文的基本写作思路如下:在参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归纳为社会、家庭、个人三方面。其次从家庭角度出发分析了家庭因素对教育的影响,接着对目前隔代照看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在统计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和2014年数据建立面板模型,从实证角度研究隔代照看对儿童成绩的影响,接着对城乡群体进行划分,分别考察隔代照看对城乡儿童成绩的影响,同时结合父母劳动力流动考察父母劳动力流动不同情形下隔代照看的影响;并且针对农村儿童又展开进一步研究,对语文和数学进行学科划分研究隔代照看对农村儿童不同学科成绩的影响,同时对不同年龄段进行划分,考察对农村儿童不同教育时期的影响,接着加入了原因变量,进一步对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同时考虑到孩子成绩可能对照料模式带来影响,针对模型中存在的内生性进行检验,引入祖母是否健在这一工具变量进行2SLS进行检验。最后,在实证分析以及检验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望改善隔代照看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隔代照看问题,进而提升我国的教育质量。
  本文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总结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隔代照看对儿童成绩有负向的影响,隔代照看使得儿童成绩平均下降0.662分,数学成绩平均下降了0.558分,使得字词测试成绩平均下降了0.325分,并且隔代照看对年幼儿童的影响较大龄儿童更为严重,隔代照看使得幼龄儿童的成绩平均下降了1.154分。第二:隔代照看对农村地区儿童成绩的影响比城市地区更为严重,使得农村儿童成绩平均下降了1.277分,主要由于农村地区劳动力流动更为普遍,带来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现象更为普遍,自然形成了隔代照看现象的出现,加之农村地区普遍教育水平落后,祖辈一代小学教育水平甚至文盲的人群居多,在儿童学习的指导中发挥的作用很小,而城市儿童在祖辈辅导之余有着丰富的课外辅导等多种途径的学习方式,相对弱化了祖辈教育的影响;并且母亲外出后的隔代照看比父亲外出后的隔代照看影响更大;进一步分析得出:母亲的“照料角色”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与亲代照看相比隔代照看往往不利于儿童的学习,同时隔代照看在是否与父母同住的不同情形下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当母亲劳动力发生流动孩子和父亲同住情况下,和父亲外出孩子和母亲同住情况相比,母亲外出的影响更为严重。第三:通过进一步检验发现,隔代照看对儿童成绩的负向影响主要是由于隔代照看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代际传递效应被隔断,并且祖辈对儿童监督作用的弱化,使得自制能力较差的儿童容易放纵,同时祖辈对孩子心理关注度不够、孩子的社交能力变差等因素造成孩子自信心不足从而造成成绩的下降,也有学者认为,隔代和亲代照料的转换造成孩子对环境的不适应,也会造成孩子成绩的下滑。
  在本文结论的基础上,根据结论提出改善这种状况的政策建议,分别从祖辈角度、父辈角度、形成原因角度、国家社会角度提出对应建议,希望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改善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我国教育质量,这也是本文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人们是否有权自己选择无痛苦的死亡,即使他或她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就无法终结生命?目前,医疗对濒死过程的控制范围已经被不断扩大,人们可以以多种新颖且具有革命性的方式延长生命和防止死亡。但是,这种医疗进步带来了诸多问题。尽管人们承认生命是神圣的,但是,这种神圣本身必须要求医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尽力维持病人的生命而不管他们生存的自然愿望是否已经终止吗?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医生必须总是要延长生命而不考虑其
学位
本论文绪论概述席勒的主要美学思想、定义当下大众文化、分析从席勒的美学思想看当下大众文化的可能性。第一章是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从席勒对文化的感性、理性批判入手,在纯粹自然性方面对大众文化的多样性、信息可靠性、意义性加以批判,在纯粹理性方面对大众文化的工具化、标准化、虚拟化和个体化加以批判。第二章是对大众文化的审美性的建立。首先分析大众文化的个性,进而建立大众文化自然性的标准,然后从技术性、超越性两个方
学位
1927年,T.S.艾略特受洗皈依英国国教(The Church of England)极具天主教倾向的教派--高派教会(High Church)。似乎与艾略特“现代派诗歌之父”的声誉不符的是,1928年艾略特对外宣布自己是“文学上的古典主义者,政治上的保皇派,宗教上的英国公教教徒”。本论文旨在思考,在他的写作中,“保守”的信仰是如何与“现代的”、“当下”的经验结合的?艾略特的诗歌、诗学、社会文化
学位
债券定价研究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欧美学者关注的热门领域,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公司选择债券融资要优先于股权融资,在整个社会中,公司债券融资规模占比相当大。然而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债权融资市场一直未能发展壮大,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在对国内外的大量相关文献进行学习与思考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公司债券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债券市场的实际情况,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影响我国公司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因素。  本
学位
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作用举重若轻。改革开放以来,出口贸易的蓬勃发展带动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探寻出口如何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多地区投入产出模型——MRIO模型和OECD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出口的产品结构和国别(目的地国)为分析视角研究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结果表明:劳动力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出
学位
普惠金融旨在以合理的价格和条件向主流金融机构所服务不到的边缘化群体提供金融服务以增加其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普惠金融的最终目的在于对抗金融排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长久以来,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健全的信用机制和法律系统,以及居民金融意识落后等等因素,世界范围内始终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排斥。而金融排斥的存在将削弱金融发展在提升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市场活力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
学位
本文使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合并数据,使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探究了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其融资约束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企业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其融资约束具有缓解效应。不同类型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与融资约束间的关系不同:从所有制来看,民营企业嵌入价值链获得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最突出,国有企业次之,外资企业不十分显著;对于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不同的企业来说
学位
本文运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从债务期限与信息不对称角度研究我国跨国经营企业的融资结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跨国经营企业资产负债率总体低于本土企业,更准确地说,跨国经营企业长期负债率显著低于本土企业,但是跨国经营企业的短期负债率却显著高于本土企业,从而呈现出显著的“短期债务依赖现象”。我们进一步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方面由于跨国经营企业相比本土企业
学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行“出口导向性”贸易发展战略,这也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强大动力,我国经济经历了长达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长期依赖出口并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经济逐渐放缓进入“新常态”,十八大也提出我国的贸易发展出口和进口并重,进口在我国以后也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面对出口环境恶化,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如何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学位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走势下降明显,对外贸易出现疲软态势,一直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中间产品贸易下降明显。近年来,美国制造业回流趋势愈加明显,许多美国企业纷纷从海外撤资,全球价值链不断重构,同时中间产品贸易萎缩。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我国中间产品贸易低迷这一现象的出现,中间产品贸易低迷与美国制造业回流是否存在关联,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问题。  本文通过近年来我国中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