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焦中煤解离规律与浮选工艺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angzha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炼焦煤分选的中煤中分选出低灰精煤,使其合理地用于冶炼制焦,不仅有利于保护我国稀缺煤种资源,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论文依据“不同的界面分选方法适应不同的颗粒粒度”,采用选择性絮凝浮选和常规浮选对磨矿后中煤进行了再选试验研究。筛分和浮沉试验表明:-3mm粒级中煤各粒度级灰分差不大,煤质较匀,平均灰分仅27.30%;-3mm粒级中煤的粘结指数仅为18.00%,只有经过分选才能用于炼焦,有再选的必要性。+1.40-1.80g/cm~3密度级累积产率高达81.79%,说明煤样中矿物质与有机组分密切连生,只有通过破碎磨矿才能实现有效分选。-3mm粒级中煤的煤岩特征表明:高岭石为主要的矿物质,但也存在一定量的黄铁矿、石英和方解石等。粘土矿物大多以4 m左右的颗粒浸染分布在细胞腔和基质内,很难实现完全解离。磨矿试验表明:磨矿5min时,-0.074mm粒级含量已达到84.59%,此时适合粗磨;当磨矿时间为30min时,细磨矿效率较高,进入-0.038mm粒级的物料含量接近100.00%,且-0.010mm粒级含量约81.85%。磨矿2min时,-0.038mm和-0.010mm粒级灰分均达到最小值,中煤中有机可燃组分优先解离。磨矿细度分别为-0.074mm54.66%(对应磨矿时间2min)和-0.010mm86.81%(对应磨矿时间40min)的磨矿产品的小浮沉试验表明:超细粒含量的增加并不能改变其可选性。在规定灰分12.00%时,其分选密度的增幅不大,仅提高了0.033g/cm~3。磨矿细度分别为-0.074mm54.66%和-0.010mm86.81%的磨矿产品的扫面电镜-能谱分析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mm54.66%时,+0.2mm粒级颗粒中,黏土类矿物与有机组分依旧以连生方式共存,而-0.010mm粒级中存在大量单体解离的矿物颗粒和有机煤岩单体颗粒。在磨矿细度为-0.010mm86.81%时,细粒级多以50 m的团聚颗粒存在,经超声分散后,可观察到矿物颗粒与有机可燃体基本完全解离。磨矿产品的接触角试验表明:接触角随解离度先增大,极大值为83.1°(磨矿细度-0.074mm67.32%(对应磨矿时间3min),此时颗粒表面疏水性最强)。当磨矿细度超过-0.010mm81.85%后,矿物质颗粒黏附在煤颗粒表面,其精煤接触角相对较低且波动不大。常规浮选试验表明:粗选即使在低药剂用量下(捕收剂用量为100g/t、起泡剂50g/t)时,所得精煤灰分仍高于15.60%,这是由细泥污染引起的。无药剂浮选最佳磨矿细度为-0.074mm~35%,但由于解离不够充分,精煤回收率不足14.00%。常规浮选的最佳磨矿细度为-0.074mm54.66~67.32%。当磨矿细度为-0.074mm54.66%(对应磨矿时间2min)时,通过粗选+精选流程可回收产率约35-38%的合格精煤。选择性絮凝浮选试验表明:絮凝剂与分散剂均有利于分选效果,且絮凝剂优于分散剂。-0.010mm81.85~86.81%为选择性絮凝浮选回收中煤的最佳磨矿细度。当磨矿细度为-0.010mm86.81%时,可回收产率43.44%、灰分11.93%的合格精煤,其浮选精煤数量指数为85.09%。粗磨-粗精选工艺处理炼焦分选中煤,不仅具有较高的分选数质量效率,而且能够大幅度降低磨矿能耗和浮选药耗,同时能避免浮选消泡和减弱后续过滤脱水问题干扰,试验结果表明粗磨-粗精浮选处理炼焦中煤最为适宜。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
汉代《诗经》学主要由《鲁诗》《齐诗》《韩诗》和《毛诗》四个学派构成,但《鲁诗》《齐诗》《韩诗》渐次亡佚,后世学术史称它们为"三家《诗》"。南宋王应麟《诗考》开启了对三
纺织工业是对环境污染最大、耗能和耗水最大的工业之一。据有关方面统计,纺织行业每年排放废水9亿多吨,其中印染废水还具有脱色困难、含有机物浓度高等特点。因此,纺织业的可
<正>在互联网海量信息带来的认知盈余时代里,能够在短时间内精准满足用户信息需求是获取用户注意力资源的关键所在。基于优质内容与封闭生态环境,内容付费平台以筛选高质量的
随着信息化网络的快速发展,石油企业档案保密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本文针对石油企业档案保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阐述了改进石油企业档案保密工作的几点对策。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津财政始终围绕经济建设,富民强市这个中心,立足市情,深化财政改革,坚持依法理财,努力增收节支,财政收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为促进江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