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多单元分瓣式永磁同步电动机多场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沈阳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ncj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行业是保障我国民生与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能源后盾,煤机的驱动系统向着低速且大功率方向发展。针对传统的矿用异步电机与减速装置体积庞大会给运输、安装及维护带来巨大的挑战,且在低速运行时其效率及功率因数会大幅降低,故论文提出一种传动高效可靠、磁路简单、便于维修运输的矿用多单元分瓣式永磁同步电机(Mine Multi unit Split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MMS-PMSM)本课题以功率200k W、10个单元永磁同步电机为样机,介绍其结构及原理,进行电磁场以及温度场仿真,对端部绕组应力及损耗进行分析并对其控制技术研究,提出改进策略。对其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如下:首先针对多单元分瓣式永磁同步电机特殊的结构特点,对其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考虑到该电机共用一个转子以及多单元分瓣式的特点,采用不等跨距绕组的绕组排列方式实现机械与电气的双重解耦,推导出不同单元投切时的自感互感变化规律、电磁转矩方程、运动方程以及永磁同步电机电压方程。利用并联的供电连接方式增强电机的可靠性,节约电机制造成本。其次确定矿用多单元分瓣式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方案,在有限元软件之中对其进行电磁场仿真分析,分析全部单元、对称单元以及独立单元运行时的磁场分布情况。根据镜像法对端部应力约束条件的分析,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单元定子端部绕组在Ansoft中进行电磁力分析,得到每相绕组的端部应力,研究绕组端部的受力情况。然后基于等效热路法分析电机的轴向以及径向温度场分布。运用铁芯损耗分离法、铜损以及机械损耗模型分析矿用定子永磁同步电机的热源,建立热路模型,在Motor CAD中的电磁计算单元分析额定、空载、过载工况下的各部位损耗值,为求解电机温度场提供依据。再通过热计算模型进行温度场的分析,验证在各个工况下的电机温升可靠性。最后对矿用多单元分瓣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理论进行研究,对比常规控制策略提出了改进的最优效率控制策略,并采用冗余功率控制技术依据负载率进行单元的投切,提升电机高效区的范围。
其他文献
汽轮发电机组是电力能源生产的核心部件,尤其现阶段我国主要电力能源生产结构仍以火力发电为主,且逐渐向高容量、高参数的大型机组发展。随着机组容量的逐渐提高,转子系统也向着更复杂的长轴系方向发展,因此汽轮发电机组扭转振动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扭转振动故障一旦发生,将会对转子造成不可逆的破坏,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和巨大经济财产的损失。因此,对于扭转振动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工程实际价值。本文以某1000MW大型
低氧燃烧技术作为降低NOx排放的有效途径,可以缓解煤燃烧过程中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但由于该技术降低了氧气浓度,在实际应用情况下暴露出了燃烧不充分,降低了燃烧效率,同时飞灰中含碳量增高,造成水冷壁腐蚀等负面影响。布朗气本身具有易制取、催化性质好以及燃烧无污染等优点,避免了其他固体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带来的结渣、反应接触不均匀等缺陷。本文提出在煤粉低氧燃烧过程中通入少量布朗气(HHO)来提高煤粉
燃煤电厂中风烟系统的布局结构不仅影响风烟管道内部阻力,而且影响其连接设备的正常运转,此外对电厂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某电厂3号机组在增引合一改造后,由于烟道设计结构存在缺陷,导致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非对称性烟道的长、短边两侧风道内部流量偏差大,使所连接的两台引风机时常会发生喘振现象,无法并联运行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设计改造方案。本文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非对称的烟道进行流量分配分
近年来,虽然各种新型能源高速发展,但火力发电虽继续占居主导地位,随着部分区域存在严重的窝电现象,不得不配合新型能源来进行调峰。因此,对于火电机组在不同工况的运行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凝汽器作为最重要的辅机之一,其冷凝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机组的整体经济效益。所以,凝汽器应能更好的适应机组的变工况,维持理想的真空度,保证机组安全可靠的运行。本文基于此情况,详细的研究了在变工况下凝汽器的运行状态,并结
对于金红石单晶体制备方法而言,传统的焰熔法存在H2、O2燃烧产生水蒸气对原料产生不必要的化学反应,晶体质量不稳定的问题。目前金红石单晶体生长研究主要在材料纯度和燃烧器设备改进方面,温度场对晶体生长影响的研究较少,而温度分布是晶体生长的关键。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CFD技术是实验流体力学方法和纯理论流动分析的结合,是解决复杂流动问题的可靠方式。射频等离子具有高温、导电性、气氛可控性强等优点。等离子体发
随着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注入电网,传统的单一能源优化利用模式正在发生变革。能源结构的多样性和耦合关系将对系统运行的安全与稳定造成极大的冲击。这就促使能量在网络中以多能流的形式混合传输,形成由多种能源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并且,综合能源系统的能量流计算也是多元非线性方程,很难用具体的数学方程式来描述。因此,为了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的动态优化自适应运行,充分消纳利用可再生能源,对其进行能量优化调度策略研究尤
随着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简称GIS)投入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设备故障频发,逐渐暴露出GIS在材料、设计、安装过程中的短板。GIS内隔离开关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进行隔离,防止造成更严重的损失。因此针对GIS内隔离开关进行故障检测方法研究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分析了国内外针对于GIS内隔离开关故障检测的方法以及研究现状,建立了隔离开关Solid
现代社会中大到各行各业小到每家每户都离不开电能,对于电能质量以及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电力用户对于电能质量以及供电可靠性的需求,迫切需要一种测距精度高而且适用于架空线-电缆混合型配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技术来实现故障精确定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点:(1)介绍故障行波的产生机理并且分析故障行波的运动理论,研究高频的故障暂态电压行波以及高频的故障暂态电流行波在单一架空线路上的运动过程,
电网中使用继电保护装置实现保护与控制功能,与电网的其他设备对比而言,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很难得到反映,其性能的可靠性对电力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决定性影响。由此可见,监测与实时分析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显得非常重要。精准的获得继电保护装置实际运行情况,保证继电保护装置以更安全、可靠的方式运行,从根本上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是以科学化方式管理电力系统,取得理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渠道。本文对继电保护装置状态
配电网是直接服务用户的一种供电设施,其覆盖地域非常广泛,内有大量设备设施,所以雷击发生的几率较大。对比输电网,在防雷方面配电网有较大局限性。考虑到配电网的绝缘属性较差,直击雷、感应雷都有可能给配电网带来巨大伤害。现阶段有关于配电线路防雷的研究较为丰富,与之对应的避雷装置安装、强化线路绝缘等防雷措施也被接连提出。不过,受配电线路自身接线类型较多,沿线环境复杂性高的作用下,面向各类外部环境、杆塔结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