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10(IL-10)的含量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及相关的免疫学机制。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3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急性期脑脊液标本55例。依据脑脊液中白细胞数目将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脑脊液白细胞正常组和脑脊液白细胞增高组。根据临床病情轻重将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轻症病脑组和重症病脑组,选取同期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0例患儿脑脊液作为对照组。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病脑组和对照组脑脊液中IL-2和IL-10的含量。结果脑脊液白细胞增高组IL-2和IL-10含量与白细胞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轻症病脑组和重症病脑组脑脊液IL-2和IL-10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重症病脑组脑脊液IL-2含量高于轻症病脑组,而重症病脑组IL-10含量低于轻症病脑组(p<0.05)。重症病脑组脑脊液中IL-2/IL-10比值最高,轻症病脑组次之,非感染对照组最低(p<0.05)。结论病脑患儿脑脊液中工L-2和IL-10含量高低与脑脊液白细胞数目多少无直接关系,推测病脑早期脑脊液细胞因子可能主要来源于小胶质细胞。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期,IL-2和IL-10均增高,发挥其抗病毒和免疫抑制作用。随着病情加重,IL-2增高,IL-10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占优势,从而对脑组织造成病理性损害。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比例失衡影响着炎症反应和脑组织病损程度,提示着临床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后遗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