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墓葬艺术的生死观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pisee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代墓葬艺术的考古成果非常丰硕,使我们对汉代思想的研究,尤其是汉代的生死观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历史资料。对于汉代生死观内容来讲,其建立的基础就是灵魂有知论,而其分类标准就是对于人死后其灵魂到底是升入仙界还是进入冥世,就升仙说而言,即相信人死后其灵魂会升入仙界的说法,汉代墓葬艺术中刻画了大量的仙境场景和引魂升天的内容,不仅有引领墓主人飞升仙界的作用,同时也在墓葬中营造出灵动活泼的仙界氛围,寓意墓主人荣登仙界的场景。而对于冥世说,即认为人死后灵魂会在另外一个世界中永世存活下去,冥世说体现在汉代墓葬艺术中就是将墓主人在冥世生活的一切所需都考虑周全,力图使墓主人在冥世的生活仍然如现世一样的安逸享乐。汉代生死观就是在升仙说与冥世说两种观点交织下产生的,但其内容并不是在产生后就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中的,在西汉前期升仙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汉代墓葬艺术生死观中占据主流地位,而进入西汉后期升仙说的热度逐渐下降,冥世说则在这一时期内异军突起,并在东汉时期超过升仙说,成为了汉代墓葬艺术生死观的主要表现内容,并且,在西汉末年,佛教思想传入中国,也对其后的生死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汉代墓葬艺术生死观的研究,不仅要有对生死观的内容的分析,同时也而要有对其表现手法的研究,对于这一问题,笔者从两个角度来具体描述,其一就是针对汉代墓葬艺术生死观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分析,在这一问题上,笔者根据其对于汉代生死观的表现手法予以分类概述,并总结其表现出的生死观内容,其二就是针对汉代墓葬艺术品在墓葬中的分布和摆放,以期在整体上表述汉代墓葬艺术对其生死观的表现方式。汉代墓葬艺术生死观的形成是受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具体探究其根源,影响汉代生死观形成的思想因素主要有四类:汉代的民间丧葬理念中“事死如生”和“厚葬明孝”等观念的影响;追求“长生不老”的道教思想的影响;重视孝道的儒家思想;以及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带来的生死观的改变。
其他文献
<正>2014年11月9日至10日,首届安徽省家校协同教育发展论坛在合肥师范学院举行。此次论坛由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写作》杂志社、安徽省博邦家校协同
明水西新井石英闪长岩位于甘肃北山晚古生代白山岩浆弧带上。通过对其岩石化学组成的研究表明,主量元素SiO2、Al2O3和MgO的含量分别为59.13%67.90%、14.90%16.42%和1.96%3.12
为探究产生高温热害烟叶的主要气象因素,明确高温热害烟叶发生程度,运用主成分回归法分析江西省抚州地区2014—2016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的相关气象指标与高温热害烟叶品质的关
目的建立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β-CD)中杂质β-环糊精(β-CD)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4. 6 mm×250 mm,5μm)柱;流动相为甲醇-
尽管世界经济低迷态势延续,"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但我国发展仍然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党和政府坚强领导下,有条件实现2017年和"
本研究以硬脂酸与乙二胺为原料 ,一步是直接合成法 ,过程采用温度梯度控制方案 ,一次投料 ,使用复合抗氧剂 ,制得合格产品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应用”,注重的是“实践”。作为实训教学环节,校外实训是关键部分,以项目化课程体系为基础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应该是教育投入的重要一部
本文认为大数据环境对我国当前CPA审计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改变了审计行业审计证据的取证模式,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与此对应提出了推进大数据审计交易平
目的观察腹部时钟定位轮换法在胰岛素注射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探讨胰岛素注射的科学方法。方法将60例同期胰岛素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
工业机器人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其关节部位使用的永磁同步电机体积小、过载倍数高、功率密度大。工业机器人永磁同步电机的温升问题比较突出,温升过高将会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