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的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的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在使用方面存在局限性,如总量有限、不可再生、有三废产生等,因此能源储量不断减少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氢能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然而,氢能的利用面临着成本高、耐久性差、及可操作性差、储存难、安全性低等问题,这些都限制了氢能的广泛使用。近年来,利用物理吸附法吸附氢气,因安全可靠、储存效率高、易吸附/解吸速度快等优势而迅速发展。而UiO-66作为一种微孔MOFs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吸附性能。本文首先考察了UiO-66的最优合成条件,研究了在不同合成条件下所合成的UiO-66,在低温低压下的氢气吸附行为。经过一系列的考察表明,当有机配体为H2BDC,锆源为ZrCl4,Zr4+/H2BDC=1:2,溶于47.4mL的DMF中,并加入2.6mL的乙酸调节剂,而且当晶化温度为150℃,晶化时间21h,真空活化温度为150℃时,合成的UiO-66的特征衍射峰最高,晶体形貌最好,同时,在77K、0-100KPa的条件下,其氢气吸附能力最佳。然后,以最优合成条件下的UiO-66为研究对象,掺杂其他有机配体对其进行修饰,主要考察了掺杂1,3,5-苯三甲酸和2-氨基对苯二甲酸于对苯二甲酸中形成混合有机配体对UiO-66结构及氢气吸附性能的影响。分析发现,在配体中加入均苯三甲酸不能合成出具有良好晶型和形貌的UiO-66晶体结构。而加入2-氨基对苯二甲酸对UiO-66进行合成时,结果表明,存在最佳的掺杂比例使样品的结晶度变高,形貌更加规则且能有效地提高其氢气吸附性能。因此得出以下结论,当加入适量的2-氨基对苯二甲酸时,可以提高UiO-66在77K,0-100KPa下的氢气吸附量,其中,2-氨基对苯二甲酸在混合配体中含量为40%时,在77K、0-100KPa条件下其氢气吸附性能最好,改性最为成功。最后,以最优合成条件下的UiO-66为研究对象,掺杂不同过渡金属离子对其进行修饰。结果表明,适量的过渡金属离子的掺杂均都能合成晶型较好的Cu-UiO-66和Zn-UiO-66。适量掺杂铜离子或锌离子均可以提高UiO-66在77K、0-100KPa范围内的氢气吸附量,同时保持了良好的热稳定性。通过对比,最佳金属掺杂的30Cu-UiO-66和6Zn-UiO-66,并且发现掺杂金属铜离子的改性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