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经济实力在我国各省市经济实力排名中名列前茅,但其对能源资源的消耗也不容忽视。二十一世纪以来,江苏省依托大量能源消耗快速发展了当地经济,但随着国际上对降低国家能耗标准的提高以及国内将降低能耗列入国家规划内,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矛盾日益凸显,能源过度消费更成为制约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江苏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本地能源资源储量贫乏,需要依靠国内外能源资源的输入才能推进其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江苏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降低能耗的标准,这与其依靠能源消耗高速发展的经济战略的矛盾日益加剧;第三方面江苏省能源消耗紧迫的现状并未得到广泛的重视,江苏省依然处于能源消耗过高、能源利用率低和能源浪费严重的状况。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江苏省能源消耗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以能源强度影响因素指标作为研究重点,挖掘影响能源强度增加的因素,解释能源强度变动的原因,进一步探索抑制能源强度增加的方式。对能源强度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决策部门提供降低江苏省的能源消费、缓解江苏省能源紧缺问题的措施依据,能够给予政府部门一定的决策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本文的研究依托江苏省能源消费的现状,以江苏省能源强度作为研究的重点,对江苏省2001-2010年期间的相关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影响江苏省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最终达到指导实践的作用。在研究体系方面,本文以能源经济相关理论、现代统计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吸取国内外有关能源经济和能源强度的前沿成果,尝试性的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对能源强度进行分析:纵向层面上,通过LMDI分解模型分解江苏省能源强度为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两个部分,得出各个行业对能源强度降低的贡献;横向层面上,以扩展STIRPAT模型为基础并结合江苏省能源强度的实际影响因素构建能源强度指标体系。在分析方法方面,本文先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了江苏省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然后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因素变量进行筛选,最后运用主成分回归生成江苏省能源强度的回归方程。本文采用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全面的分析了江苏能源强度的变动特征和变动趋势。从模型结果上看:纵向层面上,工业是能源强度降低的最主要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对能源强度的降低起到抑制作用;横向层面上,推进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降低江苏省煤炭资源比重、促进江苏省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改革江苏省能源价格构成、提升江苏省能源技术领域投入等方式是降低江苏省能源强度的主要手段,该结论可为解决江苏省政府所提倡的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居民节能意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