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爱与死主题研究——以《霍乱时期的爱情》为例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ilj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于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85年以第一部专门描写爱情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再次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这部小说是马尔克斯最得意的作品,是在他看来唯一一部可以与《百年孤独》相媲美的作品,堪称另一种意义上的“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是一位爱与死的思考者,爱本能与死本能作为“生存美学”在生命中存在,这种存在使生命价值在爱与死的对立统一中实现。  本文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阐述马尔克斯其人其作以及研究综述。马尔克斯的“死亡之笔”叙写拉丁美洲的孤独,而“爱之笔”叙写自己的情感体验,为拉丁美洲人找到生命的出口。“爱与死”主题是马尔克斯对生命的关注。研究史上对这一主题没有系统性论述,只有片面性的分析。  第二部分着重探讨马尔克斯爱与死主题的内涵。爱与死的文学主题表现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以及《圣经》创作,几千年发展中,经过西方小说文学的流变,已有长久的历史可寻。这一主题发展的历程中,马尔克斯爱与死主题在众多作品中的独特性体现在他的爱与死在广度和深度上全面地体现着这部爱情大全,他的爱与死经历着爱意的死亡和肉体的死亡以及忍受着孤独和老去的威胁。这部作品跨度很大,囊括了生命的历程。  第三部分分析了马尔克斯爱与死主题的成因。拉丁美洲地区文化和拉丁美洲人独特的情感认知给予了作家特有的主题表达方式。作家本人的创作和生活积淀也影响着爱与死的主题表现。  第四部分探究了马尔克斯爱与死主题的表现形式。着重说明爱与死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中,爱本能是肯定的建设性力量,代表生命的延续。死本能是毁灭的力量,代表生命的消亡。然而,爱与死的辩证归于精神的美好追求,有爱的存在,死亡的恐惧和老去的威胁有了美好的归宿。  第五部分爱与死主题的审美价值中。爱与死的表现形式让读者从主题中获得审美快感,爱与死作为精神和生命的救赎让复活成为可能。个体的存在被赋予新的价值,“爱与死”主题是对人的关注,是对人的本能、感性和身体的颂扬,是人类的“生存美学”。它的审美价值就在于个体性的确立。  马尔克斯本人只承认自己是现实主义的作家。这部作品以拉丁美洲为背景,展现的爱与死也是很独特的。他以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展着爱与死的广度和深度。研究这部作品的主题,为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尔克斯的创作主旨和拉丁美洲人民对情感和生命的看法是有益的。愿作为读者的我们从《霍乱时期的爱情》中透过爱与死的诠释获得生命的价值领悟。
其他文献
针对发电厂各控制系统数据接口类型多样、数据采集速度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接口子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最新微软.NET架构,利用远程处理技
苏姗·格巴在《“空白之页”与女性创造力问题》中指出,作为“他者”的女性,在男性作家笔下实际上是一种带有作家意识形态的“雕塑品”,而未能成为践行意识形态的“雕塑师”。然
结合中山供电分公司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案和工程实践,对系统的设计要求、配置、传输方式、通信接口、摄像机管理及控制、灯光照明控制和系统防雷进行了分析,介绍
期刊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近日在山东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认真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建
电力系统冲击接地电阻的测量是关系到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电气设备安全的重要问题.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变换计算方法的冲击电阻测量装置,其测量原理是利用波头较缓、幅值较小的
第二篇:北洋天津水师学堂(1881-1900)rn在军事交通学院的校址上,另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便是号称第一所培养近代中国新式海军高级指挥人才的摇篮--北洋天津水师学堂.在这所近
画什么?这是一个问题。这个折磨着古往今来的艺术家们的永恒话题,本身就叙述着艺术史的发展。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画什么”更是一个有着无数线索却没有终极答案的命题。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