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干预对免疫重建不良AIDS患者免疫功能与肠黏膜屏障的影响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随着抗反转录病毒疗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出现,AIDS患者死亡率随之下降。然而,即使HIV持续被抑制,仍有部分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不能恢复,出现免疫重建不良,导致持续免疫激活和慢性炎症。AIDS患者免疫重建不良与其营养状态密切相关,低CD4+T细胞计数与营养不良呈显著正相关性。HIV感染与营养不良之间形成恶性循环,严重破坏免疫系统,因此,营养干预应该成为AIDS患者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前期的研究表明AIDS患者能从营养干预中获益,但缺少针对AIDS患者的特殊营养制剂,本研究采用一种针对AIDS患者的特殊营养制剂,探讨其对AIDS患者经ART后免疫重建不良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炎性细胞因子及肠道屏障的作用,为AIDS患者尤其是免疫重建不良者免疫功能的恢复提供新的治疗基础与理论。[方 法]在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招募符合入组标准的AIDS患者共66例,使用预消化型营养制剂于2019年7月至2019年11月进行为期3个月的营养干预。采集受试者干预前和营养干预3个月后的空腹静脉血,于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进行血常规、血生化、CD4+T、CD8+T、CD4/CD8检测。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InBody S10对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人体成分进行测定,利用MILLIPLEX分析系统检测炎性细胞因子(包括TNF-α、TNF-β、IP-10、IL-1α、MCP-1、IL-6、CD14、D-dimer、CRP),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检测血清IL-1β水平,利用“JY-DLT肠道屏障功能生化指标分析系统”与“二胺氧化酶/乳酸/细菌内毒素练检试剂盒(酶法)”(北京中生金域)定量检测血液中DAO、D-LA、LPS 的水平。[结 果]予以3个月的预消化型营养制剂后,患者体重(weight,W)(t=-3.491,P=0.001)、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z=-3.162,P=0.002)、白蛋白(albumin,ALB)(t=-2.269,P=0.031)、血红蛋白(hemoglobin,Hb)(t=-5.202,P=0.000)均较营养干预前明显增加。与营养干预前相比,营养干预后,AIDS患者的 CD4+T(z=-4.093,P=0.000)、CD8+T(z=-3.780,P=0.001)、WBC(t=-2.538,P=0.016)和中性粒细胞(t=-2.322,P=0.026)水平明显升高。在细胞因子中,血清TNF-β(z=-2.694,P=0.007)水平较营养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只有IL-1β(t=11.413,P=0.000)明显降低(P<0.05)。另外,营养干预使AIDS免疫重建不良患者的血清 DAO(11.33±5.84 vs.5.11±2.72,t=5.906,P=0.000)、D-LA(23.46± 8.48 vs.9.62± 5.14,t=9.972,P=0.000)、LPS(30.81±5.48 vs.16.63 ±6.08,t=12.562,P=0.000)水平明显降低(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CD4+T细胞的恢复与血液 DAO(P=0.004,r=-0.343)、D-LA(P=0.037,r=-0.250)水平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IL-1β与DAO(P=0.000,r=0.445)、D-LLA(P=0.000,r=0.523)、LPS(P=0.000,r=0.622)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结 论]1、预消化型营养制剂能有效增加患者体重、BMI、ALB及Hb,明显改善免疫功能重建不良HIV/AIDS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助于纠正营养不良。2、预消化型营养制剂能增加免疫功能重建不良HIV/AIDS患者血液中WBC、CD4+T及中性粒细胞数量,有助于免疫功能的恢复。3、预消化型营养制剂能降低免疫重建不良者血液IL-1β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4、预消化营养制剂使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重建不良者血清肠道损伤标志物DAO、D-LA、LPS的水平明显下降,提示预消化营养制剂有利于修复受损的肠道屏障。5、CD4+T细胞的增加与血清DAO、D-LA水平的下降显著相关,IL-1β的降低与DAO、D-LA、LPS水平的下降显著相关,提示肠道屏障的修复有利于CD4+T细胞的恢复和IL-1β水平的下降。
其他文献
[目的]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或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进行分组,通过研究不同分组的一般资料、炎症指标、凝血功能、血脂水平、肝肾功能、栓塞部位、双下肢静脉超声及30天内不良事件的发生等相关指标,探讨MetS合并PE患者的临床特点,研究MetS是否可以作为PE发病的独立预测因子以及MetS及其组成因子是否与PE短期预后
[目的]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SMAE)因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血流突然中断,使其供血区域肠管骤然缺血而产生以剧烈腹痛为主的一系列临床急症。由于SMAE在临床上不常见,公众对其认识较少,加之本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缺少特征性,不易明确诊断。SMAE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
[目的]通过比较肝硬化并发肺栓塞组与肝硬化无肺栓塞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肝硬化病因、临床症状、胸水和腹水情况、辅助检查资料、30天内不良事件、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探讨肝硬化并发肺栓塞的影响因素及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0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确诊肝硬化的患者214例,根据患者CTPA结果将病例分为肺栓塞组(实验组)和无肺栓塞组(对照组)。收集患者的年龄、
[目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病,与感染、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病理学以胆汁淤积和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破坏为主要特征。目前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是指南推荐治疗的一线用药,但约30-40%的患者经UDCA治疗后效果欠佳,疾病最终将进展至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细胞癌
[目的]研究自身抗体与不同剂量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生化应答之间的关系,明确外周血中抗体分型对UDCA不同剂量治疗疗效是否有差异。[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22例PBC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发病年龄、BMI、生化全套、血细胞分析、凝血功能、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
[目的]对初次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患者应用铋剂四联疗法(Bismuth quadruple therapy,BQT)进行根治,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Hp根除率;系统性评价BQT在Hp初次治疗中的疗效,为临床Hp阳性患者初次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按入选标准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昆明
[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住院治疗的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探讨皮肌炎的临床特征及合并间质性肺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期提高临床医师的早期识别的能力,为本病临床诊治提供依据,从而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为DM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临床经验和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
[目 的]探讨Th17/Treg细胞失衡在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 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期间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和住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40例,男性30例,女性1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患者34例,男性26例,女性8例;同期来我院的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正常
[目 的]1.分离、鉴定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derivedmesenchymalstem cell,BMMSC),比较常氧培养BMMSC(n-BMMSC)、低氧预处理BMMSC(hypoxia-precondition BMMSC,hp-BMMSC)增殖活力、归巢到损伤肝脏能力的差异。2.比较 n-BMMSC、hp-BMMSC、雷帕霉素干预的 hp-BMMSC(rapa-h
第一部分FibroScan联合肝纤维化评分对NASH纤维化无创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目 的]探讨FibroScan联合无创肝纤维化评分对区分NASH患者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 法]1、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消化科住院由肝穿病理诊断的NASH患者41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饮酒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P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