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差异蛋白质组学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系统了解创伤应激心肌损伤表达差异的工具。为深入探讨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创伤致心肌损伤的生物学机制,本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较全面、高通量地筛选鉴定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相关蛋白质,旨在发现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中尚未研究报道的蛋白及其在心肌损伤过程中的作用。 研究方法 1、建立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模型:雄性Wistar大鼠20只,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10只,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4小时、再灌注4小时)10只。实验结束后,下腔静脉取血,观察指标:血清CK,CYCS;肌钙蛋白T;心肌HE染色;心脏超声对模型动物的心脏功能进行评价。 2、大鼠心肌蛋白双向凝胶电泳及结果分析:再灌注结束后,取左心室部分放入液氮冷冻。心肌组织全蛋白提取后行双向凝胶电泳(2-DE),经凝胶染色、扫描后获得2-DE图谱,运用ImageMaster2DPlatinum5.0凝胶图像分析软件对2-DE凝胶图像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差异明显蛋白点经胶内酶切后以纳升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NanoUPLC-ESI-MS/MS进行分析,通过Mascot数据库检索鉴定差异蛋白质。 3、在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模型上,采用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验证候选差异蛋白的表达。 研究结果 1、大鼠骨骼肌缺血4小时再灌注4小时后造成心肌损伤(肌钙蛋白升高,HE染色大体结构改变),心脏收缩功能下降。 2、以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心肌蛋白行双向电泳,得到聚焦良好、显色清晰、相似性高的2-DE图谱,以Imagemaster软件对各组图谱分析后得到15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差异点分布在pI5.0-8.0、分子量14.0kDa-66.0kDa之间。其中9个蛋白点上调,6个蛋白点表达下调,将各点行胶内酶解、质谱分析后获得差异表达蛋白谱。 3、通过分析差异表达蛋白谱,发现其功能涉及到细胞骨架相关蛋白:myozenin,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能量代谢相关蛋白:NADH脱氢酶(泛醌)1α亚复合体亚单位10,磷酸丙糖异构酶,腺苷酸激酶同工酶1,苹果酸脱氢酶,琥珀酰辅酶A转移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VIa;应激相关蛋白:αB-晶状体蛋白,辅酶Q7,热休克蛋白B7;其他蛋白:细胞因子诱导凋亡抑制因-1(CIAPIN1),功能定位未知的推测蛋白。 4、我们用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回复验证了不同类别的三种蛋白(CIAPIN1、myozenin和TIM)在两组动物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证实了2-DE结果的可靠性,为下一步功能验证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结论 1、成功复制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动物模型。该模型操作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以模拟与临床相近的损伤,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模型。 2、成功获得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假手术组及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心肌蛋白电泳图谱。比较分析差异组间发现15个差异点,鉴定得到的差异蛋白质涵盖了细胞骨架相关、能量代谢相关、应激反应相关及其他蛋白,其中包括未在心肌损伤研究中报道过的蛋白。 3、用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回复验证了不同类别的三种蛋白(CIAPIN1、myozenin和TIM)在两组动物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双向电泳一致,为进一步功能验证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