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的课堂:中小学校门育人价值研究——以岳阳市为例

来源 :湖南理工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789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正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建设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小学教育正朝着多样化功能、开放化布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作为一种教育资源,都是滋养心灵的宝贵财富,都是值得认真研究、深度开发的教育宝藏。中小学校门是学校的“脸面”和“标识”,是每个学校的专属象征符号,不仅是作为学校建筑物的一个标志性地理单元,还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价值的集中概括,是师生每天首先面对的“静默课堂”,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具有文化和心理影响力的一门隐性课程。同时又是集标志、交通、安保、等候、防疫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物理环境。因此校门应是学校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但现实中中小学校门的育人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教育研究者对其也少有论及。所以,对一个区域的中小学校门育人价值实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无论是为丰富教育学视角的校园建筑理论提供地方性知识资源,还是为现实中的中小学校门修造实践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案例,都具有积极意义与现实价值。本文以岳阳市多所代表性中小学校门为案例,采用文献研究法、现场考察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式,并辅之以与主持校门修造的校领导深度沟通设计理念,与参与校门建设的人员还原设计决策过程,从标志、交通、安保、等候、防疫等多方面讨论校门功能的发挥,从外观、功能、德育和美育价值等多维度探究校门育人价值的应然状态与现实表达。在对一个区域中小学校门作为一个育人地理单元的整体风貌进行扫描的同时,也表达了本人基于教育学视角对中小学校门作为一门育人隐性课程所应有风姿的理解。研究表明,中小学校门在功能发挥上都存在明显缺失,特别是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防疫功能的“先天不足”给学校管理上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育人价值体现上更是存在挖掘深度不够,表达思路不清,保存材料不全,客观条件不容许、校园周边环境混乱等情况。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融入历史地域文化塑造特色校门、体现人文关怀打造人本校门、聚焦立德树人治理育人环境等校门改进建议。
其他文献
以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分数加减法》为例,基于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聚焦数运算的一致性,以大概念组织单元整体教学,让学生体会计数单位在数的运算中的统领作用,经历运算意义、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以大概念有效落地助推核心素养达成,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期刊
商品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的生产能力也不断提高。一方面,市场也开始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转向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对消费者而言,他们在商品交易中的地位得到明显提升,面临的选择也更多。另一方面,随着零售商推出的销售方式越来越多样,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越来越热衷于比较不同时期购买商品所能获得的效用,因此他们可能会选择在价格较低的打折期购买,这种等待降价再去购买的行为称为策略型消费行为。在电子产品市
学位
课堂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主要场域,课堂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策划者,言行举止均对课堂教学质量有影响。古语云:“师者,范也。言行动静,皆可为式。”教师在教育交往过程中鼓励的眼神、肯定的微笑、关怀的拥抱等,都会对学习者的心态与情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正面影响;相反,一些不适宜的教师非言语行为也会影响教师的教育效果,恶化师生关系,成为教育教学目标达成的阻力。但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
学位
身体是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物理和精神基础。教师对身体的理解越清晰,使用功能就越高,教学效果也就越佳。重视课堂中教师身体表达,让教师的身体在课堂“说话”,教师无声的身体语言和有声语言相得益彰,是高质量课堂构建的内在必然要求。小学音乐课堂作为儿童身心发展特殊阶段的一种特殊课堂,其形象性和情感性都极强,对教师身体表达提出了更迫切和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育人资源的小学音乐教师课堂身体表达力,包括教师的脸部
学位
文章以国内电子档案研究为研究内容,通过采集CNKI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的电子档案相关论文数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作者、发文机构等信息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展示电子档案研究的总体情况,归纳出电子档案管理、电子档案归档、纸质档案信息化、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元数据、电子文件中心、数字档案馆、长期保存等研究热点,并预测前沿趋势。
期刊
教师交流轮岗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颁布系列政策文件,将教师交流轮岗部署为推进教育公平的发展战略。当前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地域特点制定相关政策以保障教师交流轮岗的有序运行。本研究拟探索Y市教师交流轮岗实施现状,揭示其交流运行的状态与实施中的不足,并提出破解相关难题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本研究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对Y市310位教师及多位校长和区域内教育管理者
学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动,有关数字档案馆的研究越来越被学者重视。为进一步促进其研究与发展,本文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从文献的发文数量、发文作者及研究机构等方面,对CNKI所收录的有关数字档案馆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旨在探究我国数字档案馆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以期为后续开展相关主题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湖南省自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实施“3+1+2”选课组考模式并推行走班制。作为第三批实施选课走班制的省份,湖南已进入第四个年头。但由于时间短、操作难度大,或因部分学校担忧高考升学率等,走班未能很好落实。从整体上看,选课走班教学在湖南各地已经推开,但各地实施情况不一。本研究以湘北5所高中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调查研究法。本研究的重点聚焦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育人方式改革
学位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梳理国内外档案领域数字人文研究的现状,发现国内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数字人文在档案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数字人文技术、数字人文项目等;国外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档案机构和部门在数字人文变革中的作用、数字人文技术和方法、数字档案资源保存等。文章总结并概括数字人文在档案学领域的研究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期望从理论研究、技术应用、项目实践以及合作共生上寻找突破口,实现数字人文
期刊
依法治国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有组织机构和章程,并依据章程自主管理。我国中学虽然都建立了学校章程,但章程的制定和实施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研究学校章程的建设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建议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开篇明义,点出选题背景、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重点阐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