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伪狂犬病二价与口蹄疫—猪细小—伪狂犬病三价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蹄疫、猪细小病毒病与伪狂犬病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三种重要传染病,分别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当前猪细小病毒病和伪狂犬病等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在我国很多猪场流行,造成大量死胎、流产及猪生产能力下降,危害严重。口蹄疫则是人畜共患的急性、烈性传染病,由于其传染性极强,而传统灭活疫苗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有灭活不彻底导致病毒逃逸工厂而发生口蹄疫的风险,因此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 伪狂犬病病毒具有不感染人、基因组容量大、重组病毒遗传稳定等特点,适合改造成表达外源基因的活病毒表达载体,以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株为表达载体构建基因工程疫苗,将其它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基因插入PRV基因缺失疫苗株中,就可构建成二价或多价基因工程疫苗,从而在猪场疫病免疫中起到一针防多病的作用。 1.口蹄疫与伪狂犬病二价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 将口蹄疫病毒衣壳蛋白前体P1-2A基因和蛋白酶3C基因共同插入到重组载体pIECMV中,构建重组伪狂犬病病毒转移载体pIEP1-2A-3C。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IEP1-2A-3C与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标志疫苗株PRV TK~-/gE~-/LacZ~+基因组共转染,构建了表达口蹄疫病毒P1-2A和3C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TK/gE~-/P1-2A-3C,并用空斑筛选与PCR鉴定的方法纯化重组病毒。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和测定重组病毒在不同细胞上的增殖滴度,结果表明重组病毒构建正确且外源基因获得有效表达,其增殖滴度与亲本株相比差异不明显。遗传稳定性和安全性检测表明重组病毒稳定性、安全性良好,重组病毒免疫BALB/c小鼠后用ELISA检测血清中FMDV抗体,并测定FMDV中和抗体效价,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可诱导小鼠产生明显的免疫反应,从而为伪狂犬病与口蹄疫二价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应用打下基础。 2.口蹄疫—猪细小—伪狂犬病三价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 将口蹄疫病毒衣壳蛋白前体P1-2A基因和猪细小病毒VP2基因共同插入到重组载体pIECMV中,构建重组伪狂犬病病毒转移载体pIEPI-2A-VP2,经PCR和酶切鉴定证实质粒构建正确且两个表达框为反向插入。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IEP1-2A-VP2与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标志疫苗株PRV TK~-/gE~-/LacZ~+基因组共转染,构建了共表达口蹄疫病毒P1-2A基因和细小病毒VP2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PRV TK~-/gE~-/P1-2A-VP2,并
其他文献
<正>房泽庆在《科技信息》2012年第9期撰文指出,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在其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中发育成长起来的两种文化形态,具有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和自成体系的丰富
分析了两层C/S结构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多层分布式结构和Datasnap技术,提出了基于Datasnap的多层分布式信息系统架构,并将Datasnap技术应用到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中,介绍了
随着1999年高校研究生扩招规模的持续扩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也日益成为凸显的社会问题,那么高学历人才、自主创业也是一条最佳路径,但是高学历人才自主创业却面临着各种困境
田纳西.威廉斯在其代表作《欲望号街车》中成功塑造了在道德性、神经性以及现实性焦虑中挣扎的布兰奇。运用弗洛伊德的焦虑思想解读布兰奇情感历程中的"欲望号街车"、"墓地号
日语声调教学模式对日语专业学生声调习得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地方高校日语专业低年级学生为对象,在对其日语声调习得测试及分析的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一统领、三方
人类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战争,战争的重中之重是掌握战场情报是在瞬息万变的战局中保存自己的最佳方式。从古至今,我们的先辈们为了取得制信息权而发明了多种多样的信息传递方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对间充质干细胞(MSC)衰老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性别、年龄匹配6例健康对照者及6例SLE患者血清,灭活补体后-80℃保存备用;分离培养3例健康
目的:探讨急性结膜炎临床用药现状。方法:观察、分析细菌性、病毒性等结膜炎共计300例用药疗效。结果:平均7天治愈为79.2%,换药后治愈为18.1%,转化为角膜炎为2.7%。结论:开展药
高光谱遥感图像的高数据维给图像进一步处理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主成分分析的降维方法.根据原始数据协方差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以计算各个波段对给定
创新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和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而员工创新又是企业实现创新的关键。虽然已有的文献论证了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关于变革型领导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