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力”作为一个国家、民族进步和繁荣的动力,在当今社会,其价值意义不言而喻。然而,我国青少年创造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围绕促进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研究,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机器人教育活动在欧美及日本发达国家中,已经在促进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我国的机器人教育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日益普及,逐渐成为中小学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载体,它在促进青少年创造力发展中突现的优势已经受到了教育各界的关注。本文基于先进教育理论的支撑,分别从机器人教学活动和机器人竞赛活动两个方面,研究历年来教育工作者取得的优秀成果和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了促进创造力发展的青少年机器人教育活动模式,以期从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层面上探讨如何把机器人教育活动作一个新的教育载体,用科学的方法去组织教学,开展竞赛活动,从而达到有效促进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切实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本文首先对目前青少年创造力现状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了我国青少年创造力缺乏的原因。接着在综观国内外技术教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课题,即促进创造力发展的青少年机器人教育研究。本文对创造力及机器人教育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具体的界定,然后从理论依据、模式探讨、实践调研三个维度对促进创造力发展的青少年机器人教育活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概述,对研究的背景、问题、概念、方法、内容及意义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是对相关理论的表述。第三部分为相关培养模式的构建。第四部分从教学实践的角度进行了相关案例的描述,并进行了相关的测验与调查(采访)及其分析。第五部分总结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