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前乳腺癌患者血液学指标和临床特征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甲乳外科就诊的乳腺癌患者共114例,收集新辅助化前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免疫组化、肿瘤大小和区域淋巴结分期等临床资料。患者完成新辅助化疗及手术治疗后,通过SPSS统计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化疗前的相关血液学指标对新辅助化疗临床缓解及病理完全缓解的影响及其关系;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化疗前临床特征对新辅助化疗临床缓解及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 CR)的影响及其关系;采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当P<0.05时,就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在114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评估为完全缓解,有64例患者评估为部分缓解,有29例患者评估为疾病稳定,没有患者出现疾病进展(达到临床缓解的患者共85例);术后病理提示有24例患者达到p CR。(2)单因素分析表明,新辅助化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分子分型、Ki-67值高低和组织学分级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有关(P<0.05)。临床缓解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和NLR值分别为3.15±1.339、2.04±1.167,都对应小于无缓解组3.79±1.345、2.74±1.302。而新辅助化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分子分型、Ki-67表达、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分期则与p CR有关(P<0.05)。达到p CR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和NLR值分别为2.62±1.296、1.58±0.872,对应小于非p CR组的3.49±1.329、2.39±1.267。(3)多因素分析表明,新辅助化疗前的分子分型和组织学分级是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呈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分别为1.314、1.069,OR值分别为3.722、2.913,95%CI分别为1.699-8.153、1.408-6.028)。而新辅助化疗前的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分期则是p CR的影响因素,呈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分别为0.767、0.957、0.725,OR值分别为2.153、2.605、2.064,95%CI分别为1.065-4.353、1.003-6.765、1.103-3.862)。(4)对于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来说,新辅助化疗前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是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且呈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1.272,OR值为3.569,95%CI为1.523-8.364)。对于非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来说,新辅助化疗前NLR和组织学分级是p CR的影响因素。NLR值与p CR间呈负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1.038,OR值为0.354,95%CI为0.142-0.885)。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与p CR间则呈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1.181,OR值为3.257,95%CI为1.198-8.858)。(5)对于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来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的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与临床疗效有关,呈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分别为1.781、0.965,OR值分别为5.935、2.625,95%CI分别为1.532-22.985、1.115-6.177);新辅助化疗前NLR、组织学分级与p CR有关,NLR与p CR呈负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2.511,OR值为0.081,95%CI为0.007-0.950),组织学分级与p CR呈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2.565,OR值为12.997,95%CI为1.952-86.549)。对于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组织学分级则与临床疗效有关,呈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1.080,OR值为2.944,95%CI为1.038-8.345);乳腺癌分子分型与p CR有关,呈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1.668,OR值为5.301,95%CI为1.537-18.279)。结论:(1)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的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分期对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乳腺癌分子分型和组织学分级是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而乳腺癌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分期则是p CR的影响因素。(2)对于非Luminal型和绝经前的乳腺癌患者而言,NLR是新辅助化疗后p CR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