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度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精神在学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在今天的高校改革中,制度创新是推动高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其重要原因在于制度创新有增强校园人的价值观念与制度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增强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作用。可以说制度创新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因此,认识和了解大学制度文化的育人功能,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显得格外有意义了。“大学制度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教育学中还是个比较新的概念,本文通过阐述大学制度文化与学生发展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促进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调查研究当前制度文化对学生发展影响的现状,笔者认为当前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制度文化的价值引导作用被忽视。由于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缺少学生参与,致使制度文化的价值引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实现。2.大学管理制度缺乏创新。目前的一些管理制度还不能满足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际需要,学校中某些已经陈旧过时的制度文化对学生的创新性产生抑制和束缚。3.大学缺少特色。办学理念是制度文化的灵魂,笔者认为大学对自身定位不准,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以及大学办学自主权不足是造成办学理念缺少特色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制度文化存在的问题之后,笔者对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议:1.坚持并加强人本管理。现代大学的制度安排必须保持大学应有的弹性和文化张力;在大学的制度中应明确学生的权利,增强管理者的服务意识;改革评价制度,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2.促进制度文化的创新。大学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以便获得制度文化创新的相关信息,制定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切合实际地维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利。3.确立有特色的办学理念。确立有特色的办学理念,需要大学明确自身定位,实现大学自治,大学要在实现自治的同时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保证大学履行自身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