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家乐”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兴起的一种以休闲与旅游为主要内容的娱乐形式,它既迎合了以休闲时代到来为特征的世界潮流,又带有浓郁的中国本土特色,是休闲时代下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与审美现象。对“农家乐”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进行解读与研究有助于解读当代中国审美视角的独特性,有助于领会当代中国消费者的审美趣味与文化需求。本文致力研究目前相对薄弱的农家乐村落空间艺术设计问题,通过对昆明近郊农家乐村落进行特色挖掘、问题分析,提出昆明近郊农家乐村落空间艺术设计的创新规律,从而为构建专业特色村庄及新农村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以往对农家乐研究都是把农家乐这种经济现象作为研究主体,对与此相关的领域进行研究,而本文则以农家乐村落这一物质实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农家乐村的村落空间反观我国农家乐旅游事业的发展。论文从分析农家乐发展的宏观背景入手,揭示研究农家乐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实证研究,归纳昆明近郊农家乐村的发展类型。本文着重对“农家乐”室内外空问的艺术形态做出分析,通过对村落实体空间、生态环境空间和经济社会文化空间深入展开调研,挖掘村落的空间特色。从村落形态、公共空间和院落空间展开对村落实体空间特色的关注:如村村不同、户户不一分散又聚集、大众又个性、靠山的、近水的、居名胜景点脚下的、位塞险峻的,并列排房的、围合的、前厅后院的,穿门跨院的、边上连廊的、中间天井的各式空间形制不一。“农家乐”村落不仅从自然环境和景观意象两个方面表现了村落环境空间的特色,而且村落的经济、社会、文化空间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在此基础上,再深入剖析昆明近郊农家乐村落存在的多元化问题。昆明少数民族农家特色是昆明近郊“农家乐”得以生存的基础,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是“农家乐”得以壮大的根基。普通农户的生产、生活以及农村文化,还有各种具有乡土特色的风俗习惯,都会引起城市人的极大兴趣,也是昆明近郊农家乐可以通过适宜的包装凸显的特色。结合农家乐的目标群体的市场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农家乐的创新规律,提出尊重传统文化,创造有情感的农村休闲区是农家乐村落空间创新的核心。最后,以揭示农家乐多元化发展的研究与创新为切入点,展望昆明近郊农家乐村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