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飞蝗源四种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enc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从两个蝗虫养殖场发病(死亡)蝗虫(东亚飞蝗)中分离得到的四种病原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弗氏柠檬酸杆菌、成团泛菌、褪色沙雷氏菌),进行了主要生物学性状的研究,主要包括形态学特征、生化特性、系统发育学、病原学意义、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性分析等内容。研究结果显示,分离获得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弗氏柠檬酸杆菌、成团泛菌及褪色沙雷氏菌,均具有各菌株基本的表观生物学性状和系统发育特征。对健康蝗虫进行回归感染试验,按“科赫法则”进行病原学意义判定,表明所分离到的菌株具有相应的致病作用,是构成蝗虫自然发病或死亡的原发病原菌。对四种供试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主要对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及磺胺类药物耐药;弗氏柠檬酸杆菌主要对β-内酰胺类、磺胺类药物耐药;成团泛菌主要对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及磺胺类药物耐药;褪色沙雷氏菌主要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对四种供试菌株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耐药基因测定与上述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相符。本研究表明,来源于养殖蝗虫的四种野生菌株,各具有其典型的生物学性状和系统发育特性,且均对养殖蝗虫具有较高的致病性,是构成养殖蝗虫(东亚飞蝗)的原发病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分析明确了各供试菌株的敏感药物,对蝗虫养殖的细菌学病害药物防控具有指导意义。这些不仅丰富了四种病原菌的生物学性状内容,也为对四种病原菌的检验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资料。另一方面是鉴于蝗虫的食用及药用功能,可防止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传播及食源性耐药性的传递。
其他文献
基于黄河河源区干流各水文站和有关气象站、雨量站的气温、降水与径流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与趋势及其水文响应.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自20世纪80年
为了使矩形件排样问题在可接受的时间内获得精确解,以在一定时间内获得高利用率的排样布局方案为研究目标,提出一种适合求解矩形件排样问题的十进制狼群算法。该算法结合基于
<正> 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离不开方法。方法即主体把握客体的手段、方式与途径,方法是主客体相关联、相结合、相统一的中介与条件。方法无所不在,数不胜数,有多少种具体的认识
为了研究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压弯力学性能以及进一步提高设计阶段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压弯承载力的计算精度,在先前的压弯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矩形钢管
目的优选柴胡桂枝颗粒水提工艺。方法以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影响因素,建立柴胡桂枝汤HPLC指纹图谱,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匹配23个共有峰,并确定其中1
为研究木材在变化的热流条件下的点燃性能,对泡桐、榆木、红椿木和刺槐等4种木材进行了小尺寸的实验研究.测量了木块表面接受到的热辐射强度、点燃时间、质量损失和木块的内
对蒙脱土进行了有机改性.表征结果表明:有机基团已经进入到蒙脱石的结构之中(IR);改性后有机蒙脱土层间距为2.156nm(XRD);晶层结构被解离,较疏松,层间被改性剂插层(TEM).以制备的有机蒙脱土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有功损耗。降低电力系统中的有功损耗,成为日常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为全面概括电力系统在传统无功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常用的几种常用
番茄树为多年生常绿灌木,原产于东南亚国家,我国浙江、福建、青海个别地方已有栽种。此树四时开花结果。果味香甜可口,果皮光滑,单果重65g左右,株产40-60Kg,栽后第二年开花结
目的探讨Cullin7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手术切除脑胶质瘤标本60例,其中WHO分级Ⅰ级12例,Ⅱ级18例,Ⅲ级14例,Ⅳ级16例。另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