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流行毒株生物学特性及致弱研究
【摘 要】
: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作为指环病毒科环状病毒属唯一成员,主要危害2-3周龄雏鸡,是1种重要的的免疫抑制病病毒。雏鸡感染CAV后,表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CAV既可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此外,CAV已在多种禽弱毒疫苗被检测到,给CAV的防制带来极大的难度,严重影响着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开展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CAV流行病学调查,流
【机 构】
:
中国农业科学院
【出 处】
:
中国农业科学院
【发表日期】
:
2021年09期
【基金项目】
:
其他文献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一种猪(主要传染源和自然贮存宿主)、牛、羊及其他多种动物以发热、(除猪以外的动物)奇痒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属于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病毒基因组含有70个基因,全长约143kb,GC碱基含量高达74%。目前对PRV基因组和一些重要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庞大的病毒
学位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家猪、野猪等不同品种猪引起的急性烈性出血性传染病,致死率高达100%。ASF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A类动物传染病,是我国规定的必须上报的一类动物传染病。ASFV自2018年首次在我国被分离鉴定,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由于对ASFV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和免疫逃逸的机制了解有限,目前
学位
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一种重要人畜共患传染病,JEV可分为5个基因型,即基因Ⅰ、Ⅱ、Ⅲ、Ⅳ、Ⅴ型(GⅠ、GⅡ、GⅢ、GⅣ、GⅤ)。JEV的GⅤ型病毒Muar株于1952年首次分离出来,并且在50多年来一直是该基因型的唯一已知实例。近年来,在中国和韩国的库
学位
血吸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仅次于疟疾,被一种重要的被忽视热带病,主要流行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全球2亿多人的安全与健康受到威胁。目前仍然未有效疫苗来抵抗血吸虫感染,治疗主要依赖化学药物——吡喹酮。获得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或许是血吸虫病防控的重要突破点。Bantam miRNA首次在果蝇体内发现,Bantam miRNA是果蝇体内Hippo信号通路的一个靶标,Hippo通过调控Bantam
学位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引起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的主要病原体。PCV2感染猪体免疫系统,进而引发其他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Cap蛋白作为PCV2仅有的结构蛋白,60个单体的Cap蛋白可组装成一个类病毒结构,称为病毒样颗粒(VLPs),且VLPs不含病毒核酸,因此具备良好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是新型疫苗的研发热点。全病毒灭活疫苗与VLPs间的免疫原性差异尚不清
学位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致死率几乎100%。世界范围内每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超过60,000。目前针对该病仍然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该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RABV是单股负链的RNA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其基因组共编码5种结构蛋白,分别为糖蛋白G、基质蛋白M、核蛋白N、磷蛋白P和RNA依赖的R
学位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是引起结核病(Tuberculosis,TB)的病原菌,转录调控系统在MTB应对宿主免疫防御和适应环境变化中发挥关键作用,从而形成了长期的慢性感染,而Ars R家族的转录调控蛋白Rv0324则在转录调控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Rv0324蛋白参与MTB缺氧应答和耐药性的产生,因此解析Rv0324的调控机制,对于阐明MTB的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