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酿酒酵母S-13连续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化石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国家着手开发生物燃料,尤其是燃料乙醇,其优越性十分显著。但是生产成本过高是目前制约燃料乙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从以粮食类淀粉质为原料进行燃料乙醇生产的成本构成分布来看,原料消耗和能量消耗两项占总成本的比例高达90%。因此降低原料和能耗成本成为开发燃料乙醇的关键技术所在,同时也应注重燃料乙醇生产工艺的开发。本论文首次将低成本的非粮作物--甜高粱茎秆汁作为原料采用连续发酵法制取乙醇,为利用甜高粱茎秆汁连续发酵生产乙醇尽快规模化、产业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耐高温酿酒酵母S-13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因素实验和碳源、氮源的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确定了葡萄糖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18%,酵母抽提物0.4%,蛋白胨0.3%,KH2PO40.04%,(NH4)2SO40.15%,MgSO4.7H20 0.02%,CaCl20.2%;发酵条件为:温度37℃,生长pH值为3.5-4.5,接种量为4%,培养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乙醇的浓度为10.5%(v/v),比在初始发酵培养基条件下乙醇产量提高了19.1%;通过单因素实验和营养盐的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确定了甜高粱茎秆汁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甜高粱茎秆汁14%,(NH4)2SO4 0.6%,MgSO4.7H2O0.02%,KH2PO4 0.04%,CaCl2 0.1%;发酵条件与以葡萄糖为原料进行的乙醇发酵条件相同,乙醇的浓度为9.5%(v/v),比在初始发酵培养基条件下乙醇产量提高了22.1%。在上述已优化的培养条件下,对出发菌株S-13进行性能测定以便更全面的了解该菌株的特性,为下一步采用连续发酵法生产乙醇做准备。结果如下:通过连续转接传代20代,检测每一代的菌株生产乙醇的能力,结果表明菌株S-13的遗传稳定性在20代之内相对较好,每相邻的两代的发酵液的酒精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对乙醇的耐受浓度为14%(v/v);热致死温度为66℃-67℃;产乙醇能力基本不变前提下最高耐受温度是40℃;产乙醇能力基本不变前提下最高葡萄糖耐受浓度是22%(m/v),菌体生长对葡萄糖最高的耐受浓度为60%(m/v):对NaCl的耐受浓度为15%(v/v);菌株S-13能够在pH值为3.0-7.0范围内生长,具有广泛的酸碱适应性。以葡萄糖为原料对5种连续发酵工艺进行摸索,通过比较乙醇得率及生产稳定性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发酵工艺进行甜高粱茎秆汁的连续发酵:单级连续发酵持续进行了80 h,最高酒精度为8.6%(v/v);双流加连续发酵持续进行了12 d,最高酒精度为10.5%(v/v);30%废液回流连续发酵持续进行了12 d,酵母数量不高导致乙醇产量不高,最高酒精度只有7.8%(v/v);2个批次的酵母回收利用连续发酵持续进行了12 d,开始酒精度达到10.1%(v/v),但是随着酵母回收利用次数的增加,酒精度下降显著;强化后的固定化酵母粒子连续发酵进行了20 d,最高酒精度为10.4%(v/v),最低为8.5%(v/v),降低率为14.4%。综合考虑5种连续发酵模式下乙醇的生产得率和生产稳定性,选择采用强化后的固定化酵母粒子以甜高粱茎秆汁为原料进行连续20 d的乙醇连续发酵,结果最高酒精度为9.4%(v/v),最低为8.3%(v/v),降低率为11%。
其他文献
<正> 一般来说,遗传对身高的影响最大。例如,在一个身材比较高大的家族中出生的孩子,其以后的身高往往比出生于身材较矮家族中的儿童高大。但是,经过一些诸如加强营养等的调
社会资本是促进知识共享的驱动力。由于合作创新强调合作的理念,所以存在于创新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就成为合作创新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结构维度和认知维
自宋室败亡,蒙元入主中原,之后明太祖重掌华夏政权,俱反映了华夷之间的一种错综复杂的对峙关系。当时朝鲜半岛文人对于中原政权的更迭,夷狄入主中华,多有感触,他们每于诗文之
目的分析棘阿米巴角膜炎(acanthamooeba keratitis,AK)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例AK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本例5个月前出现左眼结膜充血伴异物感、流泪等症状,发病前3周有同侧
纳米混悬剂可增大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纳米混悬剂作为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给药系统,在药物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纳米
地方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下长期形成的独特文化,它体现了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及习惯等,地方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方资源,挖掘、吸收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穿孔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38例老年胆囊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有不同程度腹痛,部分患者伴发热、腹膜刺
历史分期的研究方法如今被全球史观全新的史学思维范式完全否定了。传统的历史主义史学流派代表了一种以时间先后为序的纵向思考为基础的史学思维范式,强调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连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术(PCI)后ST段回落幅度(STR)、Tp-ec间期和Tp-e/QT比值变化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