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别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S基因(包括Pre-S1,Pre-S2和S)和X基因的带FLAG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有效表达,进而通过高通量蛋白质技术获取与X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复合物,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外膜蛋白及X蛋白的功能打下基础。方法以质粒pcDNA3.1-HBV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HBV基因组Large surface antigen(LS)、Middle surface antigen(MS)、Smallsurface antigen(SS)和X基因片段;将PCR克隆获得的目的基因片段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tag2B,构建重组质粒pCMV-tag2B-LS、 pCMV-tag2B-MS、 pCMV-tag2B-SS和pCMV-tag2B-X,并送测序鉴定。将鉴定正确后的目的基因表达载体分别转染293F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继而应用FLAG亲和层析柱分离HBX复合体,iTRAQ标记后用串联质谱对其进行鉴定。选择三次实验中只在HBX复合体中鉴定的蛋白质作为进一步功能分析的侯选蛋白。通过免疫共沉淀和免疫共定位,进一步确认侯选蛋白G6PD与HBV-x蛋白相互作用。结果分别用相应内切酶酶切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MV-tag2B-LS、 pCMV-tag2B-MS、 pCMV-tag2B-SS和pCMV-tag2B-X,各切出两个片段,大片段大小与pCMV-tag2B空质粒大小一致,小片段大小分别与对应目的基因片段LS、MS、SS和X大小一致,且测序结果表明,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含有相应的完整的目的基因片段。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转染了表达载体pCMV-tag2B-LS、pCMV-tag2B-MS、pCMV-tag2B-SS和pCMV-tag2B-X的293FT细胞分别在43KDa、34KDa、24KDa和17Kda处各出现了强反应条带。空白对照均未见相应条带出现。应用FLAG亲和层析柱,成功的分离出HBx复合体,iTRAQ标记后用串联质谱对其进行鉴定。三次实验中,58个只在HBX复合体的蛋白质得到鉴定,包括G6PD。通过免疫共沉淀和免疫共定位,明确侯选蛋白G6PD与HBx蛋白存在相互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和X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tag2B-LS、 pCMV-tag2B-MS、 pCMV-tag2B-SS和pCMV-tag2B-X,并能正确表达。同时成功的分离并鉴定出HBx复合体,明确了侯选蛋白G6PD与HBx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和外膜蛋白的功能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