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调查研究多以男性为中心,很少关注女性的参与,在一些少数民族社区更为明显。由于受性别的偏见,在享有资源的管理、利用、控制和分配方面,忽视女性的需求和作用,加剧其弱势地位,使女性群体逐渐边缘化,同时使得社区森林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难以实现。为了改变人们的观念,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许多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开展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并取得骄人的成绩,我国学者是80年代中后期引入该术语。随着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在社区、经济、文化、教育、资源管理等各领域的合作与援助日渐紧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事社会性别领域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基于社会性别在森林资源管理与利用中的重要作用,在全面收集和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本文选择哈尼族为研究对象,以金平作为论文调查研究点,依据哈尼族在金平县的地域分布和社会经、文化、交通等因素影响,选择云南金平县的马苦寨和地棚村两个哈尼族社区进行调查和对比研究。通过运用半结构访谈、直接观察法、小组座谈等目前国际上广泛流行的参与式农村调查方法与技术对该民族森林资源管理中的社会性别问题进行深入、详实的调查研究。
首先从传统文化中龙树林崇拜和梯田文化、生产活动以及再生产活动出发,分析在这些活动中,女性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社会性别分工差异。提出传统分工差异是由几千年来村落、民族文化形成的一种分工方式,它的平等与否,应站在民族文化、村落形成历史出发,而不是简单的从外来者认为的“社会性别平等”出发,调查的重点也不应该局限在性别分工的不平等上,而应将重点放到如何认可女性村民为同等能力的“社区成员”,增强她们的生存技能和抗风险能力。
其次,通过对比两性之间森林资源利用差异和两性之间谁拥有决策权,以及不同经济条件下同一性别之间由于经济条件、外来文化影响等原因,造成同一性别间森林资源类型利用差异。提出在森林资源管理活动中,关注社区中不同群体之间的不同需求,即关注社会性别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把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群体认为与她们有关的、影响到他/她们日常和生活的问题提到议程中,满足她们对森林资源长期和短期的需求。但是总的来说都是力求使男女两性得到共同的发展。
社会性别分析作为一项工具在社区发展项目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是对于社会性别理念的理解仍然存在误区,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很多人一谈到社会性别就认为指的是妇女问题,而与男性无关,这是对社会性别概念的曲解。社会性别既包括女性,也包括男性,森林资源管理项目中,不管怎样发展,都要看两性是否都受益,两性不同的需求是否都得到满足,因为只有两性都能从开展的项目中获益,项目的开展才能得到广泛的支持,才能提可持续发展。针对以上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列建议:第一,提高女性村民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具体的包括:确保两性能公平参与森林资源管理利用的决策活动;给予女性在社区发展项目中充分表达自我的机会;在林业项目中,增加女性参与人数。第二,增强女性群体的抗风险能力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主要借助当地森林资源优势,发展与妇女有关的特色经济以及组织女性村民参与多层次、多门类的森林资源利用培训活动。第三,让女性尽快介入科学技术生产。第四,在有所侧重的前提下,同时关注两性发展。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不仅仅在于分析社会性别与森林资源管理的关系及其重要性,还在于通过分析男性和女性的活动以及他/她们所享有的共同资源,从而发现其间的差异和互补关系。最后对此次研究做出总结:第一,赋权问题首当其冲。第二,以往的研究都局限在性别分工的不平等,今后的重点应该是关注如何认可女性村民为同等能力的“社区成员”。第三,社会性别问题在外因影响下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力求使男女两性得到共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