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取向的陕西省大遗址资源管理体制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mais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遗址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资源,对这种特殊资源的管理应该从其属性出发,认真研究不同时期其价值的表现方式,从而设计合理的管理体制,发挥遗址资源的效用。陕西省拥有十分丰富的大遗址资源,这些大遗址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历史文化、旅游经济和环境生态价值,然而在经济社会转轨的状况下,陕西省大遗址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出现了很多问题,大遗址资源的价值和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本文从大遗址价值取向的角度研究了陕西省大遗址资源管理体制的创新问题。首先探讨了大遗址价值取向和管理体制之间的必然联系,即历史文化价值导向封闭式的管理、旅游经济价值导向市场化的管理、环境生态价值导向生态化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混合价值取向下陕西省大遗址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和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综合多种大遗址价值取向,形成综合管理目标,以职能机构综合化为基础成立陕西省大遗址资源管理委员会,制定陕西省大遗址管理规划,发展多种管理方法,制定大遗址管理专项法规,从而实现陕西省大遗址资源管理体制的创新。在经济、社会环境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对大遗址的价值取向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本文对陕西省大遗址资源管理体制的探讨还只是开了个头。
其他文献
本文在索洛—斯旺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分析证券市场开放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模型显示:金融开放后的经济收敛速度要大于封闭时的经济收敛速度,金融发展水平会促进金融开放
本文在回溯中国沿海港口城市萌芽的基础上,在单中心分布均衡模型的框架内,通过考察农业和制造业、农产品和制造业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相对关系,提出若以制造业集中作为判断城市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一些具有创造新行业或改变已有行业潜力的新技术冲击着老牌的产业领导者,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们关于
保护数据主体的合法权益是征信立法的核心内容。本文对国外个人数据信息保护立法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欧美个人数据保护体制。通过借鉴这些国际经验和做法,为我国个人数据信息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的现实背景,以及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的现实需求,采用文献评论方法,在概括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演进及其改革开放以来的阶段性特征
<正>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方向,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的作用,构建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
<正>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各家银行为了做大结算规模,同时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空间,不断推出创新结算产品,助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的进一步拓展。但这些产品通常带有明
早期金融中介思想主要在宏观上注重金融中介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把其理解为信用媒介和信用创造机构;传统金融中介理论提出了金融中介具有"资产转换"功能,推动了金融中介理论研
恐怖活动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金钱是恐怖主义的生命线,胡锦涛总书记曾在上海合作组织塔什干峰会上指出“恐怖融资是恐怖组
对供电企业客户的信用进行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是供电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问题。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