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jian101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肠炎颗粒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理并结合现代配伍理论,由诃子、木香、黄连、肉豆蔻、盐泽泻、血余炭六味中药组成的现代方剂。此方经多年临床应用观察,具有清热除湿、收涩止泻的功效,主要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本文针对中药汤剂临床使用不便、质量不可控等问题,根据方中各中药药效物质的理化性质及药理学研究,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并结合生产实际,将其制成颗粒剂,并研究该颗粒剂的质量标准,以便为临床开发出疗效高、显效快、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并易于推广的中药新药。  方法:本论文在对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各味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临床用药和制剂要求进行提取工艺设计;采用 L9(34)正交试验设计法,以出膏率、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去氢二异丁香酚、木香烃内酯及去氢木香内酯为考察指标,优化最佳提取工艺;以制粒难易程度、颗粒收率、休止角等为指标,并结合溶解性和口服接受度,确定药物与辅料的最优比例,以成型率、颗粒流动性、润湿剂的选择、润湿剂的用量及干燥时间等为指标,通过多项指标得到最佳成型工艺。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制剂中的诃子、肉豆蔻、木香、黄连、盐泽泻进行了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黄连小檗碱、去氢二异丁香酚进行了含量测定,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  结果:通过药学评价,得到最佳的提取路线;以出膏率、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去氢二异丁香酚、木香烃内酯及去氢木香内酯为考察指标,优化最佳提取工艺;通过多项指标得到最佳成型工艺;黄连小檗碱、去氢二异丁香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5%、99.37%,RSD分别为1.72%、1.39%,表明此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制剂中的含量测定。  结论:通过研究表明,肠炎颗粒的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简单合理、稳定可行,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好,质量标准稳定、可控。
其他文献
1、入门无犬吠(打一字)  2、一家有四口,还要养只狗(打一字)  3、谜面:狐朋狗友 (打一古代人名)  4、谜面:一侧挂羊头,一侧挂狗肉(打一字)  5、谜面:狗发脾气 (打一字)  6、谜面:伏 (打一成语)  7、谜面:两只黑狗都听不见 (打一成语)  8、谜面:引狼入室不见狗 (打一字)  9、谜面:两狗谈天 (打一字)  10、谜面:放下石碱出口守门(打一字)  11、狗仔队埋伏在门口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是一种高效的糖苷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二糖的分解,使单糖在肠道吸收降低,从而抑制血糖升高。家蚕一生食桑,且对DNJ具有奇妙的富集作
血人参(RadixIndigofera)为豆科Leguminosae植物茸毛木蓝IndigoferaatachyoidesLindl.的干燥根。作为贵州省一味常用的民族民间药,其药用历史悠久,尤在苗族地区应用广泛。具有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ora Pall.的干燥根,味辛、酸,微寒,归肝、脾经。白芍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有效成分芍药苷具有镇静镇痛、解痉解热及免疫调节等作用。中药配伍应用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形式。中药通过配伍不仅能增强治疗效果,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