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愈演愈烈。阅读仍是当前人们放松娱乐的首选。21世纪以来,在众多文学体裁中,“青春文学”作为后起之星异军突起,影响巨大,读者甚多,短时间内在文学市场上成绩斐然,一度成为和“纯文学”并峙的文学种类,有力地冲击了当代文坛结构并引领了文学潮流。青春文学之所以受众广泛,是因为其迎合了某个阶段、某个社会背景下大众的心理需求。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书籍的流通领域已不单单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扩展到整个世界。因此,翻译在青春文学的传播中起着日益重要的桥梁作用。作为文学翻译的一种,青春文学翻译要求译者能够用另一种文学语言恰当地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和风格,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启发和感受。大量研究显示,翻译是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活动,其社会性、文化性特点使之不同程度地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这与研究译本产生过程的图里翻译规范理论不谋而合。目前对于该理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世界名著译本的早期版本和当代版本的对比上,却很少将视角放在该理论指导下译本的形成之上。本文以《初恋的回忆》第12章汉译实践为例,探究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的青春文学翻译策略。本文首先对青春文学做相关介绍;其次介绍图里翻译规范理论提出的背景、本质和分类,探讨图里翻译规范理论在青春文学翻译中的可应用性;再次,本文以《初恋的回忆》第12章的汉译为实践基础,从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三个方面,论述不同因素影响下翻译策略的选择和译文的产生。最后,作者总结图里翻译规范理论在青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期为同类文本的翻译实践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