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类物质的分析及降解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yang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16种多环芳烃(其中有15种是美国国国家环保局优选污染物)为检测对象,建立了一套分析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前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并利用酵母菌,采用生物反应器技术对模拟长期风化的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了降解.该实验以1:1的正己烷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作为溶剂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索式提取.样品通过层析柱时,用16mL正己烷淋洗脂肪烃组分,18mL1:1的正己烷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淋洗多环芳烃组分.利用Hewlett-Packard 6890GC-5971 MSD对多环芳烃进行分析,采用的色谱柱是HP5-MS(60m×0.25mm×0.25μm).对多环芳烃在GC-MS上的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进样口温度:300℃;检测器温度:320℃;进样量:1μl;载气:氦气;载气流量:1mL/min,溶剂延迟10min.程序升温:初温为50℃(恒温1min),以15℃/min升温速率升至170℃(恒温2min),以8℃/min升至220℃,再以3℃/min升温速率升至300℃(恒温9min).在最佳测定条件下,16种多环芳烃回收率均能达到72%以上,相对标准偏差为4.2%-7.5%.进行微生物降解实验时,对酵母菌降解石油污染土壤的最佳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含水率为50%,pH值为7,营养盐投放比例C:N:P=100:5:1,酵母菌投加量1%4000 rpm离心所得菌体,温度为28℃,不用额外供氧,不需添加表面活性剂.在最佳条件下,利用酵母菌降解石油污染土壤,30天以后原油去除率为38.78%.用GC-MS分析测定后,结果表明:石油中的脂肪烃降解速率很快,在10天内从C<,13>-C<,31>的正构烷烃均能得到有效降解;2-3环的多环芳烃降解效果明显,其中phenantherene的浓度由起始0.2742mg/g经30天生物降解后降到0.0192mg/g以下.由于样品中4环的多环芳烃很少,因此无法判断酵母菌对其降解能力;对多环芳烃的降解顺序是从低环到高环.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氮配位过渡金属配合物展开,主要有:胺基锆/钛配合物和氮杂硅桥联杂环芳胺化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对这些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胺基锆/钛配合物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另外,研究了氮杂硅桥联杂环芳胺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导论——对胺基化合物的类型、结构、性质、合成方法以及应用进行了描述,介绍了三类胺基金属配合物及其对烯烃聚合的
学位
近年来对酶的微观结构及催化机理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因此酶的定点突变改造提高催化特性成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脂肪酶CAL-B催化酯化或水解反应中对醇底物具有非常好的立体选
该论文利用了不同方法制备TiO,采用纳米Au修饰的方法制备了纳米Au/TiO复合电极,考察了它们的光电化学性质和光催化杀菌性质.制备TiO的方法包括:金属Ti片的火焰热氧化法,管式
自从冠醚被首次合成以来,便以其特殊的离子键合能力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含有一个或多个功能侧臂的臂式冠醚可以通过边臂的协同作用扩展其分子键合能力或赋予母体冠醚新
鉴于富勒烯金属有机化合物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领域中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开展了[60]和[70]富勒烯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性质研究工作,取得了如
由于农药的大量和不合理地使用,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食品药品中的农药残留.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已成为非常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因此建立常规农药项目多残留
该论文报道纳米材料的物相和形状控制合成及其光学性能进行的研究.首次在常压下通过前驱物退火合成介稳相(高压相)InO纳米晶,其前驱物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并通过溶剂的改变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