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三种目前未见报道的对二甲氨基苯甲酰胺增感剂:N,N-二乙基-对二甲氨基苯甲酰胺、(4-二甲氨基苯基)-(1-哌啶基)-甲酮、(4-二甲氨基苯基)-(4-吗啉基)-甲酮。对合成路线中的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氧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尝试了六种不同的氧化方法,最终探索出在Ag2O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以空气作为氧化剂的方法,并运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该法的最佳工艺条件:当Ag2O用量为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用量的10%(w/w), KOH浓度为3%,60℃下反应24h,产率可达到75.8%,且催化剂重复使用效果良好。将本文所合成的三种芳香叔胺与异丙基硫杂蒽酮光引发剂、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配成UV固化体系并测定了其光引发性能,发现三种芳香叔胺均有明显的增感效果。本研究在测试方法上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凝胶转化法,能够较为定量地对光固化进程进行测试。本文借助光谱检测的手段测试了新合成的增感剂的光物理化学性能,利用荧光发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测试了溶剂极性对叔胺的最低激发单重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叔胺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随溶剂极性的增强产生轻微的红移,荧光最大发射波长随溶剂极性的增强产生明显的红移,表明三种叔胺的最低激发单重态具有ππ*跃迁的特性,这对于激态复合物的生成以及其后的光致还原反应和提氢反应的发生都非常有利。此外,从荧光光谱的结果中可以发现,芳香叔胺在弱极性溶剂中的荧光发射波长与硫杂蒽酮类光引发剂的紫外吸收波长的范围有较大程度的重叠,表明芳香叔胺在含有硫杂蒽酮的光引发体系中可能起到能量转移剂的作用。 <WP=3>本文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UV谱等测试方法对合成的三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