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孟德斯鸠的政体学说——以《论法的精神》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shisa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为研究对象,来探究他的政体观。孟德斯鸠将合法政体划分为三种形式: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而事实上,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却时常将共和政体和君主政体合称为宽和政体,将之与专制政体对立,以专制政体的独裁、暴虐来突出宽和政体的民主、自由,对专制政体进行了绝对否定。且孟氏认为共和政体只属于古希腊、罗马,并不属于当代和未来。限于篇幅,本文将不对共和政体做过多讨论,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孟氏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所倡导的现实可行的政体形式——君主政体,这也是孟氏《论法的精神》成书的主要目的。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宣传君主政体是一种宽和的政体,但当前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君主政体国家存在很多专制精神,所以必须要对欧洲的君主政体进行立宪制改造,以避免其滑向专制政体。孟氏认为欧洲拥有古老的宪政主义精神,在遵照这种宪政主义精神的基础上对君主政体进行三权分立的改造,便可实现君主立宪,达到最优的政体形式。  本文结构安排大体如下:  引言、导论。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国内和国外学者对孟德斯鸠政体观的研究成果。并介绍本文的主要框架,概述笔者的具体研究内容;  第一章,理论预设:两种政体性质的对立。在这一章节,笔者将简述孟氏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是如何从政体性质、法律制定、司法权、贵族和宗教方面分析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的性质和结构的,并可看出孟氏将两种政体截然对立,认为一种是宽和的,一种是专制的。从而可得知他理想中的政体模式是立宪制的君主政体;  第二章,法国现状:君主政体的堕化。在这一章节笔者将概述《波斯人信札》中孟氏对法国政府的性质、法律、法院、贵族、宗教的描绘,来探晓孟氏眼中的法国现状,可看出这完全不同于他在《论法的精神》中所描绘的法国。进而可以得出结论:孟氏在《论法的精神》中所描述的君主政体实际上是他理想中的立宪制的政体形式,并非是法国的现实国情。此外笔者发现孟氏在《论法的精神》中,虽然认为君主政体与专制政体截然对立,但他同时也承认君主政体存在很多专制精神,有向专制政体堕化的可能,从而提出他的政治主张:必须要在君主制的基础上进行立宪制改造;  第三章,实践的诉求:构建君主立宪政体。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孟氏精心构建了保障公民政治自由的最佳方案:分权学说和法的理论。本章节笔者主要探讨孟氏是如何从立法、司法、行政三权的分立与制衡,以及贵族、宗教对王权的限制三个方面,来对法国的“绝对君权”进行立宪制改造的;  总结。在这一部分总结本文笔者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其他文献
罗尔纲先生在我国太平天国史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太平天国史》是其研究太平天国史的集大成著作,本文主要介绍太平天国史之研究历程与著述。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
通货膨胀是战后智利经济的主要特征。传统观点认为,智利的通胀压力起源于战后或20世纪40年代早期。本文认为,智利的通胀压力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源于大萧条对智利经济政治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