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原则,并凝练出“法治自信”原则,将清末以来刑罚“中重西轻”之争作为研究对象,从争论的起源、争论的过程、争论的特征及其本质分析入手,对此现象有着全面、客观、公正的认识,同时通过研究其影响和意义,使我们在理论上进一步分析出刑罚文化的相对性、主权性,如何体现立法、司法不受外界干扰,从而为在刑罚轻缓化的总体趋势下,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坚定“法治自信”原则。本文首先对刑罚、刑罚轻重、“中重西轻”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研究“中重西轻”的意义进行说明。其次,梳理了从清末到改革开放以来几次刑罚“中重西轻”的争论,阐明了每次争论的起因、经过、结果。再次,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来看刑罚“中重西轻”争论有无存在的必要性,以法文化、刑罚理念等视角研究争论的意义,即文化没有优劣,只有适合与否。再以全球化为视角剖析争论的本质是西方国家借此手段干涉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功利目的。最后,要辩证的看待刑罚“中重西轻”的争论,正确认识争论,看清实质,既不盲目地跟从西方刑法文化和刑法理念,也不完全否定,高举法律中国化的旗帜,以符合中国国情为前提,有信心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道路,实现“四个自信”原则和“法治自信”原则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