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氧气电池异质结构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l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新型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变得尤为重要。而可再生清洁能源常受地域和季节的限制,因此开发高效的能量存储和转化系统迫在眉睫。在能量存储和转化系统中,Li-O2电池因其3505 W h kg-1高的理论能量密度而引起了全球关注。然而,Li-O2电池固有的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缓慢反应动力学限制了其发展。另外,放电后产生的不溶和导电性差的过氧化锂(Li2O2)会减慢Li+和O2在电极上的传输,从而导致Li-O2电池电极钝化,过电势高和循环稳定性差。为此,开发出具有高催化活性且能容纳大量放电产物Li2O2的多孔材料作为O2电极是提高Li-O2电池性能的可行策略。电极催化反应是发生在催化剂,电解液,氧气三相界面的表面反应。因此,研究表面性质和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对于开发具有优异催化活性的催化剂至关重要。本文从保护活性位点,建立异质界面和诱导额外缺陷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其对催化剂固有催化活性的影响。获得以下研究结论:(1)采用MOF(Metal-Organic Frameworks)作前驱体,以介孔Si O2为模板,通过模板法和煅烧法结合制备了将钴纳米颗粒包裹在多孔氮掺杂碳纳米框架中的核-壳异质结构催化剂(Co,N-CNF)。制备的Co,N-CNF催化剂具有多层sp2杂化的石墨为外层壳和金属钴纳米颗粒为核的核-壳结构。煅烧过程中介孔Si O2模板捕获了挥发性碳和氮物种,并在热解后保留了MOF前体的多孔隙结构以及均匀分散的金属纳米颗粒。同未采用介孔Si O2模板保护下制备的金属钴锚定的氮掺杂碳纳米多面体(Co/NCP)以及Super P相比,基于核-壳结构Co,N-CNF催化剂的Li-O2电池展现出更低的过电位(1.03 V),更高的放电容量(500 m A g-1电流密度下为5288 m A h g-1)和出色的循环稳定性(>500次)。这些优异的性能归因于核-壳异质结构以及完全暴露的金属钴活性位点。(2)采用退火工艺辅助水热法成功地制备了仙人掌状的镍钴氧化物和氧化镍异质结构(NCO@NO),这种结构有利于电子和氧气的传输,并且丰富的孔隙和大的比表面积保证了反应位点的供应和放电产物的容纳。与单组份的Ni Co2O4和Ni O相比,基于NCO@NO的Li-O2电池展现出超高的放电/充电容量(17463.5m A h g-1和17177.9 m A h g-1)。NCO@NO材料明显的异质界面可以产生内置电场,有利于提高催化活性,从而在放电和充电过程中促进氧反应相关的动力学。NCO@NO材料独特的仙人掌结构和异质界面相互协同,促使NCO@NO基的Li-O2电池展现出低过电势(0.98 V)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高达500个循环)。(3)结合水热法和热处理方法,成功制备了具有异质界面的CoSe2@NiSe2。CoSe2和NiSe2之间不同的Jahn-Teller效应促进了异质界面处局部原子畸变和重排的形成,这可以降低表面能并暴露更多的活性位从而增强催化性能。此外,CoSe2@NiSe2的异质界面有利于在充电/放电过程中形成内置电场,从而使电极具有快速的电荷传输速率和反应动力学。由于无序原子排列与异质界面处的内置电场之间的协同相互作用,基于CoSe2@NiSe2的Li-O2电池显示出显著优于单组份CoSe2和NiSe2基电池的高放电/充电容量(3530.1 m A h g-1和3485.6 m A h g-1),低的过电位(1.21 V)和超过1200小时的出色循环能力。
其他文献
在软件演化中,回归测试是软件测试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发生在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功能测试等多个测试阶段,特别是在迭代式软件开发中,软件新版本连续发布,回归测试更加频繁,
作为一种散料运输的主要手段,带式输送机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对输送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直线布置的输送机已不能满足复杂工况下对输送线路设置的要求,自然导向转
在人机交互的发展现状中,交互的信息输入方式从传统的鼠标、键盘向触摸屏、语音、手势等更简单的交互方式发展,这是逐渐趋向自然交互的变化。其中人的手势具有高度灵活性,直
在实时嵌入式系统未来的发展中,将多个子系统整合将是一个重要的趋势,虽然整合能够为系统的成本、大小、重量和能耗进行优化,但由于实时系统中任务对于实时性的特殊要求,随之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汽车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使用最为频繁的交通工具之一。但由于我国的汽车行业起步阶段比较晚,许多关键的甚至核心的汽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工程系统也越来越复杂,人们对于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也越来越关注,容错控制方法也随之发展起来。容错控制方法可以通过相关的故障补偿算
云计算技术引发了信息产业技术领域的一场革命,已经成为当前产业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虚拟化技术由于具有增强系统弹性及扩展性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等诸多优势而成为云计算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快速发展,现代社会产生的各种信息数据呈指数级增长。在大数据时代来临之际,人们对存储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系统能够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以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图像的获取手段越来越便捷并且传播途径也越来越多样化。与此同时,各种图像编辑处理软件也相继快速发展起来,使得人们轻易就能
由于实际工程中许多非线性系统的状态变量是不可测的,人们利用状态观测器来估计系统的未知状态。而在众多实际工程系统中不可避免出现的约束问题,如果采用通常地控制方法,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