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带(UWB)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它通过对具有很陡上升沿和下降沿的冲激脉冲进行直接调制,使信号具有GHz量级的带宽,它具有对信道衰落不敏感、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低截获能力、系统复杂度低、能提供厘米级定位精度等优点。所以,UWB技术在短距离无线通信领域极具发展潜力,是当前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系统性能分析对UWB无线通信系统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因而,本文着重分析UWB系统性能。 在UWB无线通信系统中,码间干扰与多用户干扰成为影响其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码间干扰主要是由于密集的多径信道所产生,而多用户干扰则是由于在同频段内的多用户所产生。 本文在多径与多用户环境下,对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性能进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文章首先对UWB无线通信系统的特点、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概述。然后介绍了UWB无线通信系统中三种常见的调制:跳时脉位调制(TimeHopping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TH-PPM)、脉幅调制(Time Hopping PulseAmplitude Modulation,TH-PAM)、直序扩频(Direct Sequence Ultra Wide Band,DS-UWB),并对相应的解调技术作了简要的介绍。接着推导出在多用户环境下基于标准高斯近似(Standard Gaussian Approximation,SGA)假设的各种IR-UWB系统的误码率和MUI特征。本文还分析了TH-PPM系统、TH-PAM系统以及DS-UWB系统的多径性能,从三个方面(即功率控制、信道参数和调制参数)对TH-PPM系统和TH-PAM系统的多径性能做了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1)在单用户及多径信道下TH-PAM调制系统性能优于TH-PPM系统;2)在多用户条件下,随用户数的增加系统误码率下降,且误码率曲线到达平台越快。最后,本文主要对能改善UWB系统性能的几种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包括超宽带无线通信的Rake接收技术、采用参考脉冲的接收技术、MIMO技术及协同通信技术。 在本文的结尾总结了本课题主要完成的研究工作和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磷光铱配合物材料具有高的发光效率、大的Stokes位移以及发光颜色易调节等优良的光物理性能,基于铱配合物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发光电化学池(LECs)、有机电双稳态信息存储(OBMs)、磷光传感、生物标记和成像等领域。离子型磷光铱配合物是结构中含有阴离子抗衡离子的一类材料,相对于中性铱配合物材料来说,离子型材料有很多的优点,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就是溶液加工法,将离子型材料溶解
纳米材料中限域作用和表面效应是影响其能量状态和跃迁几率的主要作用,但在稀土和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纳米晶中,稀土和过渡金属离子的电子半径仅为0.1纳米左右,几纳米、几十纳米
一、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研制成功,已经引发了人们对共轭聚合物研究的强烈兴趣。在这篇论文中,我们运用Forster共振能量转移理论详细地计算了两种新型卟啉侧链聚合物,卟啉丙烯酸
本论文采用直流热阴极PCVD方法制备金刚石膜,研究了金刚石膜的制备工艺,包括气体压力、阴极温度和极间距离同放电电压的关系,以及甲烷流量、放电电流、气体压力和基片温度等条件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单个量子点及准二维量子点阵列的磁特性。通过探究量子点及其阵列的宏观磁参量,研究其微观磁化行为,从数值模拟的角度定性地解释实验上已得到的磁性量子
本论文采用非平衡Keldysh格林函数技巧和运动方程方法研究了一些介观Kondo系统的电荷输运特性,主要是电导和电流涨落这两方面。Kondo效应最初起源于稀磁合金的低温反常现象,包
近年来,纳米加工和纳米控制技术的发展使等离激元学发展到了纳米量级。此时,人们发现用现有的理论无法解释在实验上观测到的一些现象,这使得人们开始用半经典的方法去研究一些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