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南缘始新世物源变化及其对中帕米尔隆升的约束

来源 :中国地质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qua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米尔高原是青藏高原西北缘西构造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东、西两侧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和塔吉克盆地。帕米尔高原的形成对特提斯海退出中亚及亚洲内陆干旱化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关于其高原形成的时代尚不清楚。塔里木盆地接受了其周围诸多山脉,如西昆仑,天山、阿尔金山及帕米尔等隆升、剥蚀的重要信息,成为解读帕米尔等高原形成时间及构造演化的最佳位置之一。本文以塔里木盆地南缘皮山县克里阳剖面为研究对象,在前人高精度磁性地层年龄的基础上,运用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和碎屑锆石U-Pb年龄对该剖面上白垩统-渐新统地层进行物源示踪研究。碎屑磷灰石结果表明上垩统地层中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的三组份特征,而至少在渐新世以来变为双组份。晚白垩世时期,碎屑锆石U-Pb集中分布在400-500Ma,与西昆仑和松潘甘孜地体基岩年龄分布一致。始新世起,锆石U-Pb年龄集中分布在40-70 Ma(峰值年龄为~45 Ma)和200-300 Ma,与中帕米尔地体和西昆仑地体基岩相似。始新世时首次出现~45 Ma的颗粒群暗示有来中帕米尔地体的物源。非矩阵多维度标度统计(MDS)同样也说明始新世起的物源相比较白垩纪而言更与中帕米尔地体具有亲源性。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和锆石U-Pb,我们认为克里阳剖面至少在始新世时期物源发生变化。通过与前人在塔里木盆地的其他剖面及塔吉克盆地剖面物源对比,发现这一物源变化在塔里木盆地和塔吉克盆地具有准同期性,这就说明整个中帕米尔地体在始新世抬升并形成当时高于西昆仑的古高度,为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和塔吉克盆地提供新的沉积物源。而帕米尔高原的隆升可能与帕米尔的向北推进有关。
其他文献
松辽盆地是世界上目前已发现的白垩纪时期最大的陆相湖盆沉积单元,也是白垩系陆相地层和地质记录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油气资源丰富。随着松辽盆地深部断陷地层中商业油气流的发现,以及盆地内近年来较高频率地震活动的发生,使该地区地球动力学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地壳深部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信息与矿产资源开采、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灾害机理研究等多个领域息息相关,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参数。在深入认识松辽盆
洪湖湿地修复工程自2004年开始启动,如何开展生态恢复工程效益的评估成为方法学中讨论的重要话题.本研究基于2001年、2006年、2017年洪湖湿地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当量因子法,以洪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动态为参考依据,开展湿地生态保护工程效益的评价.结果表明:2001年、2006年和2017年洪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量分别为38.656×108元、41.362×108元、41.668×108
东准噶尔地区地处中国新疆北部,作为中亚造山带(CAOB)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地构造演化是中亚造山带显生宙大陆增长和古亚洲洋演化的重要研究课题。该区自古生代来经历了大洋扩张、板块俯冲、碰撞和后碰撞等构造演化历史,形成了一系列岛弧杂岩带和增生杂岩。关于东准噶尔的板块边界、物质组成、基底属性、洋盆闭合时限及矿产发育特征等,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许多进展和共识。但对该地区古生代构造属性、大地构造演化
横亘于欧亚大陆腹地的天山造山带是中亚地区最主要、规模最大的年轻陆内造山带之一,在经历了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复杂的增生造山作用之后,中生代以来进入陆内演化阶段。天山造山带中-新生代以来多期陆内变形主要受塔里木板块南缘一些陆块的持续汇聚事件影响,如:羌塘地块、拉萨地块以及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尤其是新生代以来,受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的远场效应影响,天山地区经历了多期强烈的陆内构造活动,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的库
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小秦岭金矿田是我国第二大黄金产地,可被分为北、中、南三个矿带。前人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南、北矿带,对于中矿带的研究相对较少,影响了对小秦岭金矿田作为一个整体的金成矿作用特征、机制和规律的全面认识。本文以研究较少的位于中矿带的桐沟金矿床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矿床地质、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年代学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和结论:1.小秦岭桐沟金矿床的成矿过程从早到晚划分为
On the Frasnian-Famennian Mass Extinction Event in SouthChinaThe Upper Devonian in South China are widelydistributed and well developed in a distinct pattern of"Basin-platform" or "Intrashelf trough-p
学位
河流崩岸是河道演变的重要过程之一,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对沿岸人民财产安全威胁极大。本文以长江南京-江阴段的崩岸为研究对象,在充分采集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特征崩岸开展实地调查与监测,采用水陆一体化地形测量、高密度电法测量、浅地层剖面、光纤监测、钻探、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影响崩岸发生的各种因素,归纳总结崩岸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崩岸的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主要成果如下:1、基本查明长江南京-江阴段土
古特提斯是地球演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古特提斯构造域形成演化的系统研究对于深入探讨东南亚古大陆重建和理解地球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东南缘三江地区中部的昌宁-孟连造山带是一条重要的古特提斯洋-陆俯冲增生型造山带。该带位于亲冈瓦纳古陆的保山-腾冲地块和亲印支-扬子陆块的兰坪-思茅地块之间,代表古特提斯主洋盆的残迹,记录了自大洋打开和扩张、经洋壳闭合和板片俯冲消减、直到折返-抬升等一系列完
特提斯构造域的中—上二叠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中—上二叠统是中东地区特大油气田的重要产油气层位。青藏高原位于特提斯域东段,属于特提斯构造域中亚段的一部分,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基本地质特征。对于青藏高原来说,目前认为油气勘探有利层位主要集中在中生界,对于古生界油气资源勘探并未有足够的重视。为了能够科学地评价青藏高原藏北地区中—上二叠统油气前景,本次选取拉萨地块松哑来嘎剖面、南羌塘地块萨门雄剖面
土壤有机质是农田土壤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有机质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质与肥力。农业灌溉会造成土壤有机质的吸附解吸,不同类型的地下水在灌溉过程中对农田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变化影响也存在差异。论文基于柱实验对灌溉过程农田土壤有机碳吸附解吸动态变化展开研究,从解吸与吸附两个土柱实验出发,结合紫外-可见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对淋滤液溶解性有机碳进行分析表征,对灌溉条件下有机质迁移影响机理进行动态进行研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