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寻一种与传统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术前定位方法相比更加省时、有效的术前定位方法。相对于传统术前定位方法,新型术前定位方法在透视次数、学习曲线、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寻一种与传统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术前定位方法相比更加省时、有效的术前定位方法。相对于传统术前定位方法,新型术前定位方法在透视次数、学习曲线、以及患者体型对术前定位造成的影响等方面具备更大的优势,从而为初学者学习PELD技术在一定程度提供了方便,同时减少了患者与手术医生的辐射暴露,保证了患者及手术医生的健康。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2016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60例,依据其不同的术前定位方法分为A、B两组。其中采用传统术前定位方法的为A组:30例,包括L3/4节段3例,L4/5节段22例,L5/S1节段5例。采用新型术前定位方法的为B组:30例,包括L3/4节段2例,L4/5节段24例,L5/S1节段4例。两组患者均为单一节段椎间盘突出,影像学表现符合患者神经损害表现,且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两组手术均由同一名资深脊柱外科医师进行操作,尽可能减少因手术者主观因素对两种术前定位方法带来的影响。术前详细评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病变节段分布及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等方面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性。通过准确记录并统计分析两组手术的透视次数、术前定位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明确新型术前定位方法较其传统PELD术前定位方法的优势。结果:两组患者均得到完整的数据收集并统计分析,A组平均透视次数为(15.63±3.61)次,B组平均透视次数为(12.20±3.67)次;A组平均术前定位时间为(16.62±2.45)分钟,B组平均术前定位时间为(11.51±1.50)分钟;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5.73±4.09)分钟,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8.49±3.87)分钟。每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病变节段分布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术前、术后VAS评分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VAS评分与术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手术均取得了良好效果。B组与A组相比较,透视次数明显减少,术前定位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术前定位方法相比,新型术前定位方法具备透视次数更少、术前定位时间和手术时间更短的优点。这不仅可以缓解病人手术过程中的痛苦,还可以使病人和医生尽可能最小化的暴露在透视下,减少受辐射量,更加安全的工作。
其他文献
过量出血及其严重的并发症是战争和手术过程中致死的主要原因。现有止血产品与创面粘附性差,难以作用于出血严重的内脏、股动脉等深层次创口,无法满足应用需求。因此,研发可用于深层次创口的快速止血材料具有重大意义。羧甲基壳聚糖具有抗菌止血能力;硫酸软骨素可促进伤口愈合,是开发组织粘合剂的理想材料。因此,复合羧甲基壳聚糖与硫酸软骨素有望开发具有良好粘合性能的高效止血材料。本课题旨在开发基于羧甲基壳聚糖和硫酸软骨素的快速止血且具有良好粘合性能的医用生物材料,使其适用于深层次创口。首先,
异吲哚啉酮类化合物作为母核结构在天然产物和药物活性分子中广泛存在,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其结构中的活性位点主要是二氢吡咯环中的烃基,当该位点引入取代基时
粉体是化工生产等领域使用最广泛的原料。近些年来,对粉体的应用基础研究逐渐向微纳尺度发展。颗粒尺度的降低对粉体流动性带来巨大挑战,细颗粒粉体经常遭遇流动困难等问题。细颗粒粉体的料仓下料过程与粉体物性,料仓结构和操作条件等密不可分。本文首先分析讨论了细颗粒粉体重力下料的流动过程,然后研究了改流体和压差对细颗粒粉体下料的影响规律。细颗粒粉体重力下料过程同时受气压梯度和颗粒间作用力的影响,实际的粉体下料流
我国高内水含量的低阶煤如褐煤等储量丰富,难以采用水煤浆气化技术高效转化利用。干煤粉气流床气化是低阶煤转化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其中入炉煤粉的水分含量是其关键控制指标。本文首先研究了新疆伊犁高内水含量煤粉在不同水分含量下的气压压缩固结特性,然后考察了高水分煤粉的密相气力输送性能;最后系统比较了并罐供料的切换方式影响。研究成果为高内水含量低阶煤煤粉的制备水分含量以及加压供料单元的设计与操作优化提供了重要
消化道组织形态、酶活性以及微生物菌群多样性是动物消化道发育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其生长育肥性能。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对卡拉库尔羊消化道组织形态、消化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揭示卡拉库尔羊消化道及其内容物对混合青贮的响应机理,为甜高粱混合青贮饲喂卡拉库尔羊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选择4月龄、体重(25.95±1.37)kg的公卡拉库尔羊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类科技的飞速进步,现代服务业正逐步取代制造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随着服务业自身不断演变,现有的服务业布局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和指导未来服务业
气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炼铁过程中依赖焦炭的难题,减少炼焦产生的污染,是当前炼铁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直接还原炼铁过程中,铁矿石的结构演变以及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对于工艺顺行和生产效率影响重大。本文采用高温管式炉和高温热台显微镜,以球团矿和铁精粉为原料,研究了不同尺度铁矿石气基还原过程中的结构演变特性,并探究H2/CO混合气氛与H2气氛的反应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主要内容如下:1.揭示了 H2
丝状真菌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在工业上通常用于生产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能够降解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酶,可用于生物燃料的生产。里氏木霉能够在纤维素存在的情况下迅速启动纤维素酶的生物合成,这也使其可用作研究真核生物中基因表达的模型真菌。纤维素酶基因表达在转录水平上受到多个转录因子精准调控。但是,目前全面深入里氏木霉的转录调控机制还有待研究。在本研究中,筛选出两个新颖的转录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油作为一种具有高附加值的天然产物已被广泛地应用到人体保健、食品调味和化妆品生产等领域,其中柑橘精油由于其原料来源广泛,占据了一半以上的精油市场。柑橘精油主要由萜烯烃和少量含氧萜类化合物组成,其中萜烯烃对柑橘精油的风味贡献小,且在空气环境中易被氧化和聚合生成树脂类物质,是柑橘精油变质、发臭的潜在因素。因此,开发绿色高效的柑橘精油脱萜过程,对精油的萜烯烃和含氧萜类化合物进行有
丙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主要用于生产丙醇、丙酸等。工业生产丙醛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乙烯与合成气氢甲酰化,采用的催化剂为Rh系均相催化剂。该催化剂制备工艺复杂、溶剂使用量大且Rh收率低,此外其不够稳定而在反应过程中容易发生活性金属组分的流失。基于此,开发制备工艺简单且低负载量的非均相Rh催化剂有望进一步提高该过程操作稳定性并降低生产成本,因而逐渐成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本文以负载型铑催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