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结构和相位一致性的双基地海底混响成像图融合方法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对海洋的不断探索,海底声成像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单基地声纳成像系统利用后向散射来获取海底散射强度,但作用距离短。双基地成像系统采用分置的垂直发射阵和拖曳水平接收阵,充分利用海底各个方向的散射信号进行成像。拖曳水平接收阵移动过程中会得到多帧携带海底地貌信息的成像图,研究如何对多帧海底成像图进行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对双基地海底混响成像图进行融合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论文致力于研究一种适合双基地海底混响成像图的融合方法,增强融合图像的结构性和细节。双基地海底混响成像图由拖线阵信号波束形成后进行空间归位得到,拖船噪声的直达波及多径在成像图中显示为射线状的高强度回波,严重影响了成像图的质量。论文在逆波束形成(Inverse Beamforming,IBF)干扰抑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时域的逆波束形成(Time Domain Inverse Beamforming,TIBF)干扰抑制方法,在时域上利用局部窗口混响级检测干扰/混响混叠时刻,并用干扰平均功率对混叠时刻的波束输出进行非相干抵消。论文通过仿真验证了TIBF的可行性,能在抑制干扰的同时尽可能地保留海底混响信息。论文将混响成像图上的信号建模为高斯马尔可夫随机场(Gaussian Markov Random Fields,GMRF),将图结构估计问题转换为GMRF精度矩阵的最大后验估计问题,同时利用块坐标下降算法迭代估计精度矩阵。论文通过仿真验证了与图拓扑推理(Graph Topology Inference,GTI)方法相比,基于GMRF估计的图结构误差更小,更接近真实图结构,且估计算法的运算速度快,具有较低的时间复杂度。论文充分考虑混响成像图的结构性及成像图间的信息冗余性,对成像图进行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分解,形成多幅低频和高频及不同方向的子图,利用估计出的图结构和相位一致性对多帧子图进行融合,最后通过逆NSCT变换获得融合后的混响成像图。论文通过对2020年8月南海声成像试验的实际数据进行处理,验证了TIBF算法的可行性。同时论文对干扰抑制后的多帧混响成像图进行融合,并与其他融合方法作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图结构和相位一致性的图像融合方法保留了更多源声纳图像的边缘细节信息及结构信息,能更好地凸显源声纳图像的强特征。
其他文献
干旱是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近几十年来,在气候变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干旱频繁发生,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最为严峻的灾害问题之一。卫星遥感技术是全球和区域尺度干旱监测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受云污染、卫星重访周期、传感器设计限制等因素影响,单一卫星传感器目前难以同时获取高时空分辨率数据,无法满足大范围、实时、高精度干旱监测的实际需求。基于时空融合方法对多源遥感影像进行融合,获得高时
学位
积雪的时空演变不仅对于理解当地的水文循环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研究植被和动物物候也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用于研究积雪的产品主要有MODIS积雪产品,其时间分辨率为1天(day,d),空间分辨率为500m,是积雪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本文选用2000年7月-2020年6月这20年(year,y)的MODIS积雪产品作为数据源,以呼伦贝尔地区作为研究区,对原始MODIS积雪产品做基于时空的六步去云算
学位
海冰融池是海冰融化产生的冰上池塘,广泛存在于夏季北极海冰的表面。其中海冰融池覆盖度(Melt pond fraction,MPF)是描述北极夏季海冰融池状态的重要参量,其时空变化会促进海冰反照率的反馈作用,并进一步影响极地辐射能量平衡和气候变化过程。因此发展北极海冰融池覆盖度的遥感估算方法,深入探索北极海冰融池覆盖度时空变化规律及主导驱动因素,对极地辐射能量平衡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学位
地表反照率是反映地表对太阳短波辐射反射特性的关键物理参量,定义为表面总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其中积雪参量(包括积雪覆盖度、积雪深度、雪水当量和积雪物候等)是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地表反照率时空分布的关键因素,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决定着积雪覆盖时段地表反照率的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积雪参量正在发生着显著变化,使得北半球中高纬的地表反照率发生响应变化,并通过地表反照率辐射强迫
学位
冻融循环是作用于土壤内部的常见物理过程,广泛发生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地区。冻融循环过程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土壤的理化及生物学性质,是影响土壤碳、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因素。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势必改变冻融循环的模式,进而影响土壤碳库稳定性。因此,本文以长白山金川泥炭沼泽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冻融循环模拟实验和气象色谱法、氯仿熏蒸法及磷脂脂肪酸方法等室内分析方法,揭示冻融循环作用下泥炭沼泽土壤活性
学位
为了应对因网络拥塞、网络重路由、信道干扰等造成的网络传输过程中数据丢包问题,数据包级的前向纠错码被广泛应用。论文围绕可Zigzag解码的前向纠错码(简称Zigzag)的解码算法研究,旨在折中解码计算复杂度与前向纠错性能,优化Zigzag的解码过程,降低Zigzag解码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首先,论文定义了解码移位矩阵,分析了Zigzag和无速率Zigzag解码算法原理,并验证了Zigzag和无速率Zi
学位
位于北方泥炭地南部边缘的长白山区受东亚季风控制,泥炭沼泽发育广泛,类型齐全,人类活动干扰小,沉积连续,是古气候研究的理想场地。本文选择长白山金川泥炭地和露水河泥炭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泥炭剖面的有机碳含量、干容重、含水量等理化性质测定,剖面植物残体鉴定,以及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结合210Pb/137Cs和AMS14C定年技术,探讨了晚全新世以来长白山区不同泥炭地植被演替和碳累积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
学位
伴随着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持续推进以及乡村规划的相继实施,农村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人口与土地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突出表现为农村居民点要素、空间、土地的集约整合利用。农村居民点是农户日常进行生产生活的场所,是农村地域人地关系的核心,探寻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重组优化是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有利于丰富乡村聚落地理方面的区域性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区域吉林省靖宇县能够
学位
水声通信是支撑海洋资源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是,水下传输环境复杂多变,水声通信信道多径效应严重、带宽受限、环境噪声高,这些特性都给水声通信系统的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极化码是一类信道容量可达的信道编码方法,具有确定性的编码构造,可以用作水声通信的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码。由于窄带宽特性,水声通信信道中采用较短码长的极化码,而极化码的串行译码结构存在错误
学位
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维持生态系统和调节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森林火灾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全球每年平均发生20万起森林火灾。每年被森林大火烧毁的面积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以上。中国每年发生森林火灾10000余起,年火灾面积占中国森林总面积的5%以上,这些严重的自然灾害每年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长白山区是我国气候变化比较剧烈的地区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