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CO2A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复发转移的影响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849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SLCO2A1在乳腺癌组织及相应复发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分析SLCO2A1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评价SLCO2A1对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影响,为临床病理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使用UALCAN数据库(http://ualcan.path.uab.edu/)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SLCO2A1在乳腺癌组织及非肿瘤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差异。收集2014.01-2020.01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指型的病例共60例。其中,30例患者经病理证实发生复发或转移,选取其癌旁乳腺组织16例做阴性对照。剩余30例患者未发生复发或转移,用其癌旁乳腺组织30例做阴性对照。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SLCO2A1在癌旁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分析SLCO2A1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通过UALCAN数据库检索在18例非肿瘤乳腺组织和125例乳腺癌组织中SLCO2A1的表达情况,发现乳腺癌组织中SLCO2A1表达量的中位值(中位数0.018)显著高于非肿瘤乳腺组织(中位数-0.9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统计结果显示SLCO2A1在非转移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28/30(93.33%)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5/30(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623,P<0.0001)。SLCO2A1在有复发转移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30/30(100.00%)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3/16(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有复发转移乳腺癌组织中SLCO2A1高表达水平表达率25/30(83.33%)显著高于非转移乳腺癌组织9/30(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376,P<0.0001)。3.免疫组化统计结果显示SLCO2A1在有复发转移乳腺癌原发灶中高表达水平表达率25/30(83.33%)与对应复发转移灶中高表达水平表达率21/30(70.00%)无明显差异(P>0.05)。4.SLCO2A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HER-2表达状态、Ki-67增殖指数、p TNM分期密切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ER状态、PR状态、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5.SLCO2A1在乳腺癌复发转移灶的表达水平与复发转移部位及转移时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6.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e,OS)分析显示:在乳腺癌中SLCO2A1阴性组比阳性组具有更好的预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另外,无淋巴结转移组比有淋巴结转移组具有更好的预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p TNM I/II期组相比p TNM III/IV期组具有更好的预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7.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SLCO2A1表达状态、HER-2状态、淋巴结转移是关于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结论(1)SLCO2A1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在有转移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SLCO2A1的高表达与HER-2表达状态、Ki-67增殖指数、p TNM分期具有明显相关性,提示SLCO2A1是影响乳腺癌进展和复发转移的潜在分子标志物。(2)总生存期分析显示检测SLCO2A1的表达高低有助于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可为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背景脓毒症(sepsis)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常继发于各种急危重症疾病。如未及时干预,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目前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主要死因。肠内营养治疗是脓毒症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它能促进肠道黏膜修复和稳定肠道菌群,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炎症水平,改善脓毒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尤其是早期肠内营养(EEN)治疗,可以减缓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并改善其
学位
目的构建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干预方案,旨在为临床患者提供心理干预,为医务人员的干预方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的方案构建由文献分析法、质性访谈法、专家咨询法三部分构成。(1)文献分析法:在中英文数据库中应用关键词和检索策略检索建库至今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根据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独立筛选,依照课题组讨论结果制定数据提取表,对文献有效信息进行提取,将提取后的资料进一步分析和总结。(2)质
学位
目的: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测定双侧颈脊髓外侧索及后索感兴趣区的FA及ADC值来了解霍夫曼征阳性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及阴性患者与正常健康受试者两两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从而评估霍夫曼征阳性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及阴性患者双侧颈脊髓外侧索及后索感兴趣区的皮质脊髓束及脊髓丘脑束的功能状态。以期揭示慢性颈髓压迫对损伤远端的运动及感觉传导纤维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9至2020-9在我院脊柱外科住院就诊并行手术
学位
背景房颤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脑卒中及系统性血栓栓塞是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房颤导致患者致残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房颤发生时心房正常的电生理活动紊乱,正常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受损。一系列病理生理学上的变化最终导致心房内附壁血栓的形成,研究表明非瓣膜病房颤患者90%左右的血栓来源于左心耳。左心耳血栓脱落导致患者发生的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总人数的20%-30%。抗凝治疗能有效预防患
学位
为解决起重机械监测传感器布置手段缺失、布置点位搜索效率低,测点不够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和声遗传搜索算法(harmony genetic search algorithm,简称HGSA)的振动传感器布置方法。首先,建立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各阶位移矩阵,通过参数对比建立最优参数组合;其次,采用随机搜索机制对位移矩阵进行快速搜索得到初步解;然后,通过对初步解进行反复遗传和变异迭代得到最优解;最后
期刊
本文第一部分设计出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凝血酶的方法,它是基于两个适配体、两个报告分子、双重增强的SERS基底。在该检测方法中,一种硫醇修饰的凝血酶适配体(TBA29)通过Au-S键固定在金纳米颗粒(AuNPs)上。另一种硫醇修饰的凝血酶适配体(TBA29)通过Au-S键固定在Fe3O4@AuNP卫星结构上,两种适配体对凝血酶双重识别,诱导双适配体三明治复合物的形成,导致“热点”的形成,从而增
学位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CASC2(Lnc RNA CASC2)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骨肉瘤患者的41例骨肉瘤组织和35例瘤旁组织标本,通过芯片分析筛选出骨肉瘤细胞143B中Lnc RNA的差异表达。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骨肉瘤细胞143B和正常成骨细胞(NHOst),骨肉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
学位
背景疲劳是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给PD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是人们对引起帕金森病疲劳的明确病理生理学机制依然不清楚。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是基于体素测量脑结构形态的方法,可以定量测算脑组织灰、白质的密度以及体积。计算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值的
学位
背景和目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道肿瘤占据恶性肿瘤较大比例,特别是对于伴随骨转移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而言,骨转移不仅严重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而且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为了改善伴随骨转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早期诊疗及预后,本研究旨在分析总结30例消化道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放射性SPECT/CT骨显像的特点,并探讨定量SPECT/CT检测的SUVmax的影
学位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认知训练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Klotho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及认知功能改善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2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研究组23例,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调控血压和血糖、以及适量的运动训练等)。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高压氧治疗,研究组予以高压氧治疗并联合认知训练。观察治疗前后血浆Klo
学位